2018-11-15
看《类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第96页,看到这样一段话:
对当事人而言,任何心理症状首先是一种保护,专业术语叫获益。分为原发性获益(比如神经症症状是压抑后的妥协形成),和继发性获益(如病人角色等)。
这句话让我想起有一位老师讲过的:所有的症状都是美丽的。如果人们都能明白这一点,就会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某些情绪和行为,不去与之搏斗,去接纳自己的现状,从而就避免了内心的冲突,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最近网上讨论比较多的关于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也可以用这段话去分析。如果把网络成瘾看成一种症状,他的益处就是让孩子玩游戏而避免了更严重的自我伤害,是他们在有内心冲突的时候的自我保护;同时,孩子网络成瘾也是告诉父母亲人他们需要关注和爱护,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陪伴。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提到了原因论和目的论,跟这句话也是相吻合的。书中的哲人认为: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也就是说,哲人主张“目的论”而不是“原因论”。
可以这么说,出现症状是有目的的,人们的很多情绪和行为也都是有目的的。站在目的论的哲学观点上看问题,我们的很多认知就会发生改变。比如从“怨天尤人”到“自我负责”。我们遇到种种的不顺利,总会找到一个或者多个原因,是它们造成了我们的不快乐、愤怒或者忧伤等情绪。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所有情绪负责。之所以找原因,是因为我们不想负责任,想把责任推给别人或者外界环境,感觉上这样会好受一些,因为错不在我自己这儿。当然,这可能也是彼时彼地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但是当我们心理能量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所有情绪和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自我负责的。
内心有冲突的时候,自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问问自己: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比如说生病了,如果从目的论的角度来分析,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自我防御,还是为了病人这个角色从而得到更多的爱和照顾?所以,我们做什么,出现什么症状或者疾病,都是有目的的。可能我们的意识层面是没有这样有意识的去做,但是我们的潜意识是做出了有目的的选择。
学习心理学,可以让我们更敏锐的去觉察,这让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潜意识的内在逻辑,让我们用第三只眼看清楚我们的行为和情绪背后的需求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