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见了两个朋友,第一个是认识了将近8年的汤姐,在食品零售业打拼20年,不过是个非典型性的高管。8年来,她陆陆续续的创办并且帮助各种各样的公益机构。其中有的也已经成为行业的翘楚。在这样的背景下,汤姐跟我说,她最喜欢的就是和小朋友们在一起,一开始是85后,现在是90后更多。小朋友们也很喜欢她,乐意跟她讲他们的奇思妙想。她从高薪的工作中辞了,决定花一半的时间享受生活,另外的一半投入公益。我问,你想帮助什么样的机构?因为需要帮助的实在是很多。在这样的探讨中,无意中发现我所中意的85后开始掌舵的机构竟然是我们共同喜欢的协力的对象……我们探讨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公益领域的互联网+应该是互联网X公益,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互联网精神的人,需要乐意让自己退后,分权,共享精神等等。这些,似乎本身还没有形成权威的85后,90后可能接纳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第二波朋友是我认识时间超过10年的小白姐,从大学的时候开始担任一家本土环境保护机构的总干事,是个非典型的公益机构负责人。10年来,她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生活、人际、工作、感情都和这一家机构紧紧的深深的绑定在一起。10年后她的离开过程,也是个不断在撕扯的过程。这种剥离,每隔一段时间见她都觉得她治愈了一些。从大学的时候开始,她周围的重要利益相关方都是长她一辈,2辈的人。甚至我们开玩笑,那个时候想要做成个事情,卖萌撒娇就可以了。自立如她的人,卖萌是比努力去做更难的事情。她努力的在长者之间周旋,将一个个创始人,换做叔的人从机构中“剥离”出去,让这个机构像一个初生的孩子一样去继续成长。如果不这样,机构就缠绕在创始人们的青春梦想中,以及对于他们青春梦想的保护中。我跟她确认,你是不是不喜欢跟小孩玩?答案是肯定的,在她还是小孩的时候,在长者的鞭策下她需要迅速的成长为机构负责人,过程中她不得不和“小孩”们脱离,她也深深被长者的智慧吸引。在如何跟“长者”(也包括我们熟悉的权威)相处并获得资源方面,她很熟悉或者说做的很好,
在我即将步入30+的时候,我开始真切的感受到我对年龄的敏感程度升高,开始计算我的最佳工作年龄还有多少,我可以连结的年龄跨度有多大,我可能的年龄盲点在哪些地方,我被年龄固定的是哪些,年龄帮我松绑的有哪些,我从年龄中习得的经验有哪些,我被年龄限制和激活的可能性有哪些……这样的一个问题并不是对年龄的歧视也不是恭维,只是一种视角,在这样的视角之下,我以及我的伙伴们真切的探索,企图从年龄的框架中逃脱的一种尝试。在所有的尝试中,我们都在试图找到伙伴,找到自己,找到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