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经就是一个“精神内耗”及其严重的人。
“精神内耗”这个词,我所理解的就是:习惯性地在自己的心里“演戏”,思虑过度。
比如曾经那个“精神内耗”及其严重的我,看书的时候,看不了一会,思绪满天飞…
一会儿想到了:和朋友qq聊天是不是不该说那些话;
一会儿想到了:前两天给妈妈打电话,是不是不该语气不好;
一会儿想到了:刚刚在长辈面前,是不是表现得不够礼貌
……之前不知道“精神内耗”这个词的时候,我为自己的解释是:这就是简单的喜欢多想、在意别人看法的性格造成的。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就是“精神内耗”严重的人的心理表现。
有研究表明普通人平均每天脑子里有5万—6万个想法,但95%的人都会跟以前想的完全一样。
这就意味着,我每天心里的“自导自演”,其实几乎没什么意义。
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干扰到了我的学习和工作。
我就去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
1.其实有时候不是我们思虑过度,而是我们在某件事发生之前,就没有将它考虑到位。
导致后来事情发生后,引发的一系列“破事”。
这种情况,事后我们不得不在大脑里,想办法去处理那些“破事”。
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在任何事发生之前,将其考虑周到;且处理过程中,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最好,尽可能不让“破事”发生。
如此,就不会因为某些事“精神内耗”了。
2.多看书、多观察身边人的经历,将“思维视野”扩大
有时候我们想太多,就是“思维视野”太狭窄,好像人生就眼前这点事了…
多看书,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
比如看人物传记,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伟人一辈子的经历,好像看到了一个人的一生。
看完后,会发现拘泥于眼前这点困难,没有什么意义,生活还是要继续、自己还是要继续向前进步。
多观察身边人的经历,也是“读”的一种方式。
有时候想要学习,不仅从书中可以学,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可能你会说,因为个人水平目前也不足,身边大部分都是资历平平的人,要怎么学?
这种时候,可利用一种逆向思维去学习。
去看身边那些资历平平的人,平时闲暇时间都在干什么。如果你想要变的不一样,你就要去做他们闲暇时刻,不愿去做的事情。
比如多看书、多看跟个人成长有关的课程。
(好像写着写着,写偏了…)
多观察身边人的经历,也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视野”。
3.多花时候去做充实自己的事情
有时思虑过度,也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
这种时候需要去充实自己的内在,让自己的内在变得强大起来,那时就不存在“思虑过度”这一说了。
最后结尾,送大家一句话:“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就决定了你今后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忘记在哪里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