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这个海港城市里,有一所天下人皆知的高等学府,它便是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创始人是严修和张伯苓,严修乃张伯苓之师,因病逝世后,张伯苓继承先师之遗志,努力办学,引进师资,使得南开从一个乡村学堂一跃成为了当时乃至今日的世界级一流名校,因而张伯苓先生又被称为南开之父,严修被称为南开教父。
南开由严张二人出资所办,也是私人办学堂中特别出名的特例之一,在当时清末列强统治和瓜分中国的时候,不少接触过西方教育,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人逐渐意识到教育乃兴国之本,从而兴起了一场大办教育的历史风潮。 张伯苓先生原本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秉承着其父读书做官光宗耀祖,报效国家的传统文人式的志向,但是碰上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他看到了朝廷的腐败,一怒之下辞官归乡,起了办学兴国的念头,就先出国去日本考察,学习教育。
从日本回国后,他走上了教育之路,一个天下一流的高等学府从这里开始生根发芽,同时他还创办了南开女中和南开中学,在办学期间曾两次出国,学到了更多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法,为日后南开的强大提供了基础。 因为采用了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学习科目也更加合理和完善,除此之外南开还聘请了一批从国外留学归国的优秀教师,提高了南开的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所以南开大学在教育部的多次考核中都名列前茅。
南开的学生也是名家辈出,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经就是南开的学生,课业得到过张伯苓校长的亲自传授,著名剧作家曹禺也是南开的学生,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也是南开毕业的,由于当时南开气氛活跃,思想新潮,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很多激进的学生举行了多次游行,政府多次派人前去抓人,张伯苓想法设法地让他们免于危难,之后亲送周恩来等人赴法勤工俭学。
张伯苓任南开校长期间,面对政府的责难以及诱惑,至始至终保持本性,不与之同流合污,多次机智地应对突发状况。
由于南开有过多次学生爱国运动,导致日本侵略者对其怀恨在心,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敌机飞到天津的时候,第一个轰炸目标就是南开大学,只听得一片轰炸声,顷刻间高楼大厦都成为废墟,到处都是残砖烂瓦,面对此情此景,即将步入中年的张伯苓痛哭流涕,大半生的心血,一瞬间灰飞烟灭,来不及发太多感慨,就接到了国民党当局下达的撤退的命令,所有人员踏上了南迁的道路,之后在西南边陲一待就是将近十年,在西南期间张伯苓还建立了重庆南开中学等学校。
抗日战争结束后没多久,国共内战,国民党政府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居台湾,在撤离前国民党当局用高官厚禄诱惑当时的各界名流,希望他们去台湾继续为国民党政府服务,张伯苓也在名单之列,然而他心中只有南开,国民党多次派人前来劝说,甚至连蒋介石都亲自出马,但始终说服不了他,他心中丝毫不为所动。
在解放后,张伯苓将辛劳一生建立的南开给了新中国,张伯苓先生一生心系家国,明辨是非,致力教育,成效显著,培养了众多英才,其功之大,岂非三言两语可以论之道之,无论后世如何变化,此人都该记入史册。
附南开校歌
张伯苓作词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汲汲駸駸,日新月异
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
智勇真纯以铸为陶,
文质彬彬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駸駸,
日新月异发煌我前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