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我提到旅游业中的Greenwashing(漂绿)主要表现为:1)“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2)“义工旅行,帮助当地人”。
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野生动物观光业」- 作为旅游业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如何明目张胆地向我们“漂绿”的。
假如你还对“Greenwashing(漂绿)”这个概念一头雾水,请移步这里:
听到这个说法,是不是感到背后一凉?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曾经踩过这个坑对吗。
没关系,我和你一样。
我把这些坑捋了捋,发现4个大的规律。
与狮子散步,是非洲很多国家的一项旅游活动。很多商家称其为“唤起游客保护意识”的做法。要不是一些良心机构站出来揭开这项活动的真面目(即利用幼狮获得商业回报),我真的就信了。
☝🏻️☝🏻️☝🏻️
幼狮从小要通过训练去掉兽性,才可以胜任与人类散步的工作。等它们长到无法再散步的阶段,就会被当做人工放养打猎(canned hunting)的对象贩卖出去。
类似的例子在大象观光产业里更加常见。
“大象保护营”、“庇护所”、“孤儿院”,听上去是不是极为靠谱?然而当我仔细研究,顿觉有诈!
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提供了⚠️和大象共浴这个项目。我用最基本的逻辑捋了一下:洗澡时间被人为控制,和一群别的生物共浴,还被他们拿泥巴和中草药搓来搓去。这听上去并不是那么享受。
☝🏻️☝🏻️☝🏻️
什么是真正的“动物保护中心”?不接触,不打扰,不干预自然作息,把动物的需求放首位。
这位商家号称不会强迫、虐待大象,却在光天化日之下提供”⚠️大象表演“。这让我有些迷。即使我们可以听懂大象的语言,难道它会主动告诉人类“我想要跪下来表演”,“我想用实力赢得大家的掌声”?
☝🏻️☝🏻️☝🏻️
大象之所以愿意表演/让人骑,是因为常年被暴力、疲劳和隔离摧毁了动物意志的表现。
“体验式裸骑”,“每次1-2分钟”...... 原来骑大象的问题出在我骑的时间长短和次数!这样清奇的思路让我感到有些怀疑人生。因为这仿佛是在告诉我,我如果总扇一个人耳光,这是不道德的;但如果我偶尔扇一次两次,就可以被原谅。
☝🏻️☝🏻️☝🏻️
2016年吴哥窟景区一头大象在40°高温下驮游客45分钟后心脏病发作倒地死亡。
观鲸鲨,是近几年菲律宾Oslob一项非常抢手的活动。“四季都可以看到鲸鲨”这样的说法让我感到好奇。为什么这些鲸鲨会没日没夜聚集到同一个地方让大家围观呢?
美国国家地理做的一篇专题解答了我的困惑:当地人在有意识地⚠️人工投喂......
☝🏻️☝🏻️☝🏻️
Oslob的鲸鲨已经开始停止季节性迁徙的生物习惯,且大量的鲸鲨开始聚集在这个地方不愿离开。人为投喂这种行为给野生动物带去的可能是毁灭性打击。
“与野生动物自拍”、“零距离接触”、“充分融入自然”......这些机构在组织类似活动的时候,都事先征求过考拉和袋鼠们的意见吗?要不是我读不懂动物的表情,我还真以为动物们很开心呢。
☝🏻️☝🏻️☝🏻️
仅2014-2017三年时间,Instagram上与野生动物自拍的图片数量上涨了292%。这其中有40%的自拍对动物造成了直接的身心伤害。
如果非要和动物自拍,正确姿势是什么?👇
全世界有560,000只动物在为野生动物观光业工作。每年,有1.1亿人会为这个行业买单。这些人里,有80%的人不了解动物生存的真实情况。
想和动物亲密接触,这种朴素且可以被理解的向往,正被广泛地当做商家们“漂绿”的筹码。
太多不真实、不透明的信息摆在我们眼前,让旅行向善这件事变得日益复杂。
怎么办?别灰心,有对策。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为我们总结了6个践行野生动物友好型度假可以参考的维度(完整版见文末)。
...................................
”loving animal to death“ - 宠溺动物致死。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我们,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旅行者,都希望做“正确的事”。
然而从“正确的动机”,到“正确的结果”,究竟谁在扮演着关键的作用?
是那些为我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旅游供应商?还是我们自己?
附 / 《野生动物友好型度假指南》完整版
文 | DANI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