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Data有两个重点:
一是可以在数据变动时通知订阅者,二是在页面销毁时可以自动清除订阅者。
先看第一个, 使用过LiveData的靓仔都知道, LiveData发送消息有两种方式:
1.在主线程发送:
livedata.value = 1
2.在子线程发送
livedata.postValue(1)
而想要接受到发送的消息, 也有两种方式:
1.带生命周期监听:
livedata.observe(this){
//接受到消息
}
2.不带生命周期监听:
livedata.observeForever {
//接受到消息
}
先从这里分析一把, 既然用了观察者模式, 那肯定在订阅的时候会将订阅者存在一个地方, 然后在发送消息时,从这个地方遍历通知订阅者。
由此可见, 我们先看看它怎么存的订阅者:
@MainThread
public void observe(@NonNull LifecycleOwner owner, @NonNull 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 {
assertMainThread("observe");
if (owner.getLifecycle().getCurrentState() == DESTROYED) {
// ignore
return;
}
LifecycleBoundObserver wrapper = new LifecycleBoundObserver(owner, observer);
ObserverWrapper existing = mObservers.putIfAbsent(observer, wrapper);
if (existing != null && !existing.isAttachedTo(owner))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annot add the same observer"
+ " with different lifecycles");
}
if (existing != null) {
return;
}
owner.getLifecycle().addObserver(wrapper);
}
可以看到,在订阅时, 它会将LifecycleOwner(生命周期持有者)和Observer(观察者)封装到LifecycleBoundObserver里面, 然后通过mObservers.putIfAbsent添加到mObservers里, 由此可以看出mObservers就是存放所有订阅者的地方, 看一下mObservers的数据结构:
private SafeIterableMap<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Wrapper> mObservers =
new SafeIterableMap<>();
可以看到, mObservers是一个map, key是Observer, value是wrapper, 那由此可以断定, 在发送消息时肯定会遍历这个mObservers, 然后调用Observer的onChanged()方法, 实现数据监听。
1.先看setValue()的实现:
protected void setValue(T value) {
assertMainThread("setValue");
mVersion++;
mData = value;
dispatchingValue(null);
}
先忽略mVersion和mData , 进入dispatchingValue:
可以看到, 遍历了mObservers, 然后调用了considerNotify()方法,传入的是ObserverWrapper:
接着, 经过上面几个判断之后,调用了onChange方法,从而通知到了观察者。
2.再看postValue()的实现:
先忽略上面的判断, 最后是通过向主线程发送了一个mPostValueRunnable实现的, 那么看看这个mPostValueRunnable是什么:
这是一个定义好的Runnable, 里面最终还是通过setValue实现的。
由此可见, 有以下结论:
订阅者在订阅时会被放到mObservers中, 在发送消息时, 无论是主线程还是子线程最终都是遍历mObservers,调用观察者的onChange()方法。
下面再看看刚刚忽略的一些判断:
1.在setValue时 有个mVersion++ 和 mData = value
protected void setValue(T value) {
assertMainThread("setValue");
mVersion++;
mData = value;
dispatchingValue(null);
}
看看mVersion在哪里用到了:
在最后通知观察者之前进行了判断, observer.mLastVersion >= mVersion 时不会通知观察者, observer.mLastVersion < mVersion 时会通知观察者, 再把mVersion 赋值给observer.mLastVersion, 那这个observer.mLastVersion是什么呢? 这个mLastVersion是ObserverWrapper里的值, 而我们在订阅时LiveData帮我们封装的对象是继承自OberverWrapper的:
mLastVersion 有一个默认值为-1
那两个值的意思就是, 当我setValue时, mVersion ++ 而 mLastVersion 还没动, 那么mVersion 肯定 大于mLastVersion , 这时候就可以通知订阅者,并且mVersion 赋值给了mLastVersion , 这时候他们的值是一样的, 那么这些值一样的订阅者就接收不到这个消息了
例如有2个订阅者, 先发送一个消息, 这两个订阅者都接收到了, 此时他们的mVersion 和mLastVersion 是一致的, 这时候再添加一个订阅者, 这个新加的订阅者mLastVersion 为初始值-1, 这个时候这消息只有新加的这个会被通知到。
mData 是当前的消息值, 在调用onChange时传入的参数。
2.postValue时 mPendingData 和 postTask
protected void postValue(T value) {
boolean postTask;
synchronized (mDataLock) {
postTask = mPendingData == NOT_SET;
mPendingData = value;
}
if (!postTask) {
return;
}
ArchTaskExecutor.getInstance().postToMainThread(mPostValueRunnable);
}
先看看mPendingData 在哪里用到了:
可以看到 mPendingData 暂存了消息, 在消息可以被setValue时, mPendingData 变为初始值NOT_SET,
那再看到前面那个判断
if (!postTask) {
return;
}
这个的意思是, 如果mPendingData 不等于NOT_SET 则不会post mPostValueRunnable 也就不会发送消息。
所以在多次调用postValue时, 如果setValue没有完成, 那么这时候发送的消息都会丢失。。。。。
至于第二个, 页面销毁时自动清除订阅者, 实际上是在我们订阅的时候, 封装的那个LifecycleBoundObserver是实现了LifecycleEventObserver的, 所以在页面生命周期有变动时会调用onStateChanged()方法, 然后根据对应的生命周期去清除mObservers里的订阅者, 这部分还是比较简单的
结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