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孤岛沧月
最近处于放假过年慵懒期,闲来无事便翻了翻各种订阅号,发现一个挺奇怪的事儿。
某个我一直关注,觉得文笔不错挺有思想的公众号,发了几篇标题奇奇怪怪的文章,如下:
和这个公众号一贯的小清新画风对比起来,可真是辣眼睛。按捺不住好奇心,我就点开看了看,结果发现里面的内容还真不是18禁,反而很温暖感人,是个有思想的鸡汤。
其实类似的标题党并不罕见,更有甚者拿明星作为噱头,或者干脆玩起了“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老套路。
现在一边写作一边运营公众号的人不在少数,我也是新加入的其中一员。但我总觉得,身为一个“文人”,一个正常写文,不像某些做情感专栏的大号那样靠粉丝赚钱,一个认真写作的作者,如果仅仅为了增加阅读量或者知名度而给自己的作品安上那么个不伦不类的标题,那可真是自掉身价,也是对自己作品的不尊重。
对于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写作是日常必须的,它已经不作为一个爱好而存在了。通过文字,我们将所思所想倾诉于笔尖,或是美妙动人的诗词,或是情节跌宕的小说,或是随性自由的散文,写作给予了我们尘世中难得的平静与满足。我们用文字架构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爱恨,他们也可以诉说我们平日里不会轻易出口的话语。可以说,写作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独属于我们的小小世界。
所以,当我看到某些作者笔下的好文,被安上一个博人眼球的题目时,我真为他们感到惋惜。这不仅辜负了创作时的热忱和努力,也糟蹋了这篇作品。
我承认,好的标题很重要,从小学时写作文开始我们就被教导要起个好标题。前些年中考时很流行用一句古诗词作为作文题目,比如“化作春泥更护花”,显得作者很有文采,阅卷老师才会愿意读下去。
到了高中,更讲究起标题的艺术,例如比喻、双关,象征之类的,古诗词也不兴全句用了,和古人一样讲究“化用”,就像爱化用前人的晏殊大哥一样。我见过比较好的题目就是“心中一粒飞鸿”,化用的是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里的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并将题目贯穿全文,立刻整篇文章的格调和境界都上来了。这就是题目起的好的效果。
一个标题,如果既不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不能作为文章线索和中心,也不能成为作者表情达意的利器,而仅仅满足了“吸引读者兴趣”这一高考阅读题答案,那这样的标题,只能是垃圾,博人关注,让人充满不好的联想罢了。
没有实质内容的文章起这种标题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靠阅读量赚钱的,但那些明明很有才华的作者为什么还要用这种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办法糟践作品呢?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在这个阅读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有限,在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越冒越多时,人们往往更愿意读那些标题有趣、吸引人的文章,而那些标题不起眼,有内涵的文章反而被埋没在一堆烂文之下,被人忽略。那些作者为了让自己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让自己的努力不白费,有价值,也只能随波逐流取个烂俗的标题。
往小了说,这是写作圈或者公众号里的一种不良现象,往大了说,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浮躁风气。比如之前备受吐槽的“抗日神剧”,雷人剧情编剧岂会不知,他们是故意为之,以此提高收视率,正所谓被黑得越惨,他们越红。还有网红直播飙车、直播吃108个春卷,也是凭借观众的猎奇心理。所以不能全怪媒体和作者,这个社会节奏太快,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读经典读好文的时间和兴趣,只愿意用看网红直播,读标题党的不用思考的烂文来打发时间。
现在很多人写作都蹭社会热点,就比如之前的中国诗词大会,无数人撰文表达对武亦姝和董卿的赞美,我也喜欢她们,开始也没觉得这些文章怎么样,觉得大家被激起了学诗词的热情,这是件好事。直到新闻开始铺天盖地大肆宣传,公众号推文、微博里一点开全都在说武亦姝,而且连文字都有重复的,清一色的溢美之词,简直把小姑娘夸上了天。
这时我就觉得有点反胃了。这些文章里肯定有真心喜爱这档节目的人,但也绝不会缺少借题发挥蹭热度的写手。
但昨天我看到了一股清流,有个作者独树一帜,偏偏不看好这档节目,认为其是“中国填鸭式教学的一场大阅兵”,这种节目如果只是一味地让人背诵古诗词,而不讲究原创诗词,那么即使是冠军,也不过是个记忆力好点的“人体点诗机”。立意新奇,分析透彻,深得我心。
且不说作者有没有标新立异,言论武断之嫌,单是这份敢于在一片叫好声中说“不”的勇气,就值得我欣赏。这并不是说赞赏这个节目的人就错了,观点不同而已。
我一直认为,“文人”是对一个作者最高的评价,虽然学了中文系,但我并不敢自称“文人”。文人有的是一种风骨,一腔热血赤诚,和一支书写己志的笔。小小年纪并不敢称风骨,但我欣赏有风骨的人。
我很喜欢李贽,他在万马齐喑的时代里敢于向儒教权威说“不”,敢于提出有悖伦常的思想,不论其他,就单是这份孤傲勇气,就值得我佩服。
而“沧海横流要此身”的精神,在当今时代少有人提,我也是偶然间看到朋友的推文才想到。真正的文人,他可以被现实的泥潭绊住了脚,也可以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但他心里一定要守住最后的底线,那是身为一个文人,最后的尊严和操守。
如果,连自己的作品都不尊重,不抱以一份虔诚与期待,又怎能以“文人”自居呢?
所以,我奉劝那些写的一手好文的作者们,别做“标题党”,别自掉身价,我看着都心疼。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