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活生生的心智,总能发现通往可能性世界的窗口。——侯世达
开放性不只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能力。t沟通是以“获取对方的所有信息”为起点的。
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乔哈里窗把人们的信息划分为四中类型:
第一种,我知道、你也知道的消息,这是沟通中的共识区、双方享有的信息完全对称。
第二种,我不知道、但是你知道的消息,叫做我的盲区。
第三种,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消息,叫做你的盲区。
第四种,我们都不知道的消息,这是特别“可怕”的一类,因为它是沟通双方的盲区。
乔哈里窗的作用,是让你在沟通中能一直保持开放性。
建立共同体:少说“你”,多说“我们”
错:你能不能给我说说,孩子这个学期的成绩为什么下降这么多?
建议:老师,观察到孩子的成绩最近有点下降,请问我们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呢?
开启对方的开放性:没说一段,都要问问对方的意见
与其在最后“畅所欲言”,不如在过程中反复确认。
在具体的执行上我不太懂,小王你是业务部的,你觉得在具体的执行中可能有哪些障碍?
第1个环节没问题了,咱们来看看,第2个环节,这中间的衔接我没太想好,你们觉得怎么调整一下呢?
如参与中都是你的上级或者客户,在表达上还可以更开放一些:
这里我讲清楚了吗?大家有没有补充意见?
关于这个问题,王总您怎么看呢?
针对大环境下、多人沟通的场景中,让大家放下负担发言,需要一些发言技巧。发言的第一要素是直接点明,而不是泛泛地征求意见,至于第一个点谁,首先,我们要判断这个人是不是能说出点想法,只有提出新想法才能对其他人有带头作用。
其次,他的意见大概率是偏正面的,不会给你难堪,否则哐当一个刁难砸下来,不光你尴尬,别人也没法接话了。
再次,我们要意识到,“谁先说”这件事在不同场合是有区分的。在一个等级相对严格或者相对正式的职场环境里征求意见要“从小往大”,由职位低的人先说。越往后越有总结意义。
提问的第2个要素是抛出一个具体问题。比如上文提到的“中间的衔接环节”,就是一个可供大家讨论的具体问题,也是我们在征求意见时可以有意露出的一点“破绽”。有意说“我还没想好”。抛出问题后大家讨论的压力就变小了,因为这不再是对(提出问题的)人做评价,而是对具体问题发表意见。
上个台阶:万能接话【是个思路】
如对方不配合或者提出的观点我不同意,可以套用一个万能话术来接话:是个思路
另一个万能接话术: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