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孩子一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吴谢宇的案件不仅令人咋舌也令人惋惜,从小到大都是学霸,附近的邻居都认为他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吴谢宇弑母是令周围人怎么也难以相信的事实。但结局确实是如此,吴谢宇也招供了事实,我们不得不从他的事例引以为戒,家长和老师以及所有孩子不得不在脑中敲响警钟。
凡事有什么样的结果,就会有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值得老师家长共同努力和关注的事情,尤其是家长是孩子的领路人,孩子从现在开始成长的每一步直至成年,作为家长都应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好孩子,家长是家庭中重要成员的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如想教育一个懂得感恩、责任、勤奋、上进、乐观、懂事的孩子,就应该好好审视自己的性格中是否也具备这些品格,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永远都是上行下效,父母是什么样的父母,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孩子是自卑、懦弱的;父母其中必然有一人是苛求之人。《干涉型家庭教育的结果》
孩子喜欢暴力或奴性十足;父母有一个喜欢打骂的家长。《干涉型家庭教育的结果》
孩子胆小害羞;父母管得过多,时常责备。《干涉型家庭教育的结果》
孩子不善良;父母必有一个缺乏同情心。《暴力型家庭教育的结果》
孩子不懂是非;父母必有一个专制,喜欢替孩子做决定的家长,或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家长。《干涉型家庭或溺爱型家庭结果》
孩子小心眼;缺乏宽容的家庭环境,指责是这个家长的主基调。《干涉型家庭教育的结果》
孩子不上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或父母对自己要求过低。《干涉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懒惰;父母替孩子做的太多。《干涉型家庭或溺爱型家庭》
喜欢埋怨;必然有一个负面思维的家长。《干涉型家庭教育的结果》
脾气暴躁;必然有一个家长脾气不好,习惯通过发火这种不良方式与人沟通。《干涉型家庭教育的结果》
自以为是;父母溺爱的必然结果。《溺爱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不会关心人;父母宠爱过度,不让孩子表现。《溺爱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不快乐,整天板着脸;夫妻不和或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干涉型家庭、暴力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过于敏感、多疑;家庭不包容,缺乏温暖。《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
不喜欢学习;家长不爱学习或者不认为学习有多重要。《干涉型家庭、暴力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或无文化型家庭》
冷酷、孤僻;必然有一个放任不管或喜欢暴力的家长。《放任型、暴力型家庭的结果》
自私;必然有一个溺爱的父母。《溺爱型家庭》
很显然,从以上得出吴谢宇是一个冷酷、孤僻的孩子,从他母亲的个性来看,是一个刻板的女性,比较严肃,几乎很少笑,教育吴谢宇也是非常严厉的,自从吴谢宇父亲离世后,吴母情绪更异常激动,甚至对吴谢宇更加的刻薄,整个家庭的氛围是很低沉的、压抑的。
因此,吴谢宇内心其实是很绝望、悲伤、抑郁的,他的这种消极情绪让他有了一系列过敏性反应,在他大脑内不断循环,就像蝴蝶效应一般,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他心情的消极是母亲过度的言语激烈的刺激,让他在脑中产生一些错觉,以为他父亲在生病住院那段时间,他的亲戚没有好好帮助他们,这些都是消极情绪引起的过敏性情绪,在脑中不断循环增强。
如果吴母那段时间能够放下丈夫离世的苦,不把情绪影响孩子身上,或许,母子能度过难关。如果吴谢宇当时清楚了自己的消极情绪是过敏性情绪,自己过敏是因为母亲无意中伤的话,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教育好孩子最重要也最难把控的是情绪。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教育结果和教育背景的不同的各自的情绪,如何把控好自己的情绪,如何在家庭里输入良性循环的情绪,如何用自身的情绪教育好孩子,这是重中之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