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子,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忽然遍地开花。我身边好多朋友,不拘以前是干什么的,忽然都开始热衷于写作,也经常有人写邮件给我,问我都是怎么学写作的。
正巧前两天,在豆瓣广播里,又看到这么一条:我想将我的痛苦转化成文字,可是写出来的东西浅薄又无知,远远配不上我遭受的痛苦,真希望才华能够降临在我的身上,让我痛快的写出自己挣扎在卑鄙、无耻以及崇高之间软弱和勇猛,这样我就闭嘴了。
我想,他的这种痛苦,大概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现代社会,人往往孤独,一肚子的话想说,一脑子的意见想表达,却通常没什么人有耐心听自己说,或者就是难以信任身边的人,说出来了,也不确定能获得什么反馈。
恰好,自媒体又如日中天,会写作的优势,这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写得好的人,就有显而易见的红利,最低的红利,是能收获他人的理解和关注,获得孤独的纾解,更高的红利,甚至还能成名,赚钱,接广告,成IP,走上人生巅峰啥的。
于是,一股脑的都想来学写作了,憋得慌的人,想通过写作来疏解自己的倾诉欲,或者更有点追求的,希望通过写作,来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定位,为前途找一个突破口什么的。
但是,我要说,虽然你很想把写作学好,恨不得一个写作班学下来,马上就能妙笔生花。
但写作这事,真的和别的事不太一样,技巧虽然也有一些,但真不是仅仅通过了解一些技巧,或通过简单的重复劳动就能写好的。因为大家都没有时间,都追求速成,追求抄近路,就把眼睛盯着写作的技巧。
但其实,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阅读。
而在我看来,阅读的才华,远比写作的才华更为重要,而写作的才华,也一定是和阅读的才华相生相伴的。
有人可能要不解了。阅读,还需要有什么才华,只要识字的,谁还不会读书?
圣经里有句话说:“愚昧的人,有眼却看不见,有耳却听不到。”我们中国词造的更好:“聪明”。
所谓“聪”就是耳朵好,“明”就是眼睛好,这不是生理机能上的好,而是一种连接能力,一种理解力。
有的人就是有那个本事,能看到别人看不到,听到别人所听不到的。那就是一种阅读的才华。
/ 01 /
在我看来,很多好作家,首先都是有极高的阅读才华的。
比如米兰昆德拉,他自己的小说写得极好,但是在《小说的艺术》这本书中,完全展露出他作为一个读者高超的阅读才华;
再比如曹雪芹,他在红楼里,曾经借贾母、黛玉之口来评论前人的诗作,一样是犀利别致,让人印象深刻;
又比方说莫言,他的偶像是福克纳,他写过一篇文章《说说福克纳老头》也是非常的有趣,感兴趣的人可以找来一读;
再比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精彩的洞见简直层出不穷….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几乎所有的好作者,都曾经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写出过精彩的文学评论。
而且很多作者,在我看来,他的阅读才华,甚至远胜于写作的才华——原因很简单,阅读是水池,而写作是水桶。
要想有充沛的思想放进自己的作品中,强大的阅读才华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的才华,其实也就是理解的能力,能力这玩意,一以贯之,一通百通,无论是读,是写,是分析文本,还是分析世界,处处给力,处处好用。下面就来聊聊阅读的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在这个层次,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情况:打开一本书想读的时候,书中写的却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外国文字。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去弄清楚这些字。
2、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这本书在谈什么?架构如何?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在这个层次,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
情况:用另一种方式来形容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3、分析阅读:
在这个层次,更复杂更系统化。分析阅读就是全盘阅读。
情况: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阅读方式。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
培根: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咀嚼消化。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4、主题阅读:借助其他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有提过的主题分析。
主题阅读也是一种阅读的延伸,是知识构架的串联和丰富。
木心先生说:“从前的‘人心’被分为‘好’‘坏’两方面,总嚷嚷‘好’的那面逐渐萎缩,‘坏’的那面迅速扩张,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是:好的坏的都在消失,‘人心’在消失,所以,从前的戏剧和小说,将会看不懂了。”
一本书,你能不能看出来它的精彩,也就是木心先生说的“有没有心”。
这个心不分好坏,它就是一种敏感的直觉,好的坏的,都在一心之内。有心,你就看得懂,没有,你就是睁眼瞎子,看不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0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老掉牙的诗谁都听过,它很清晰地点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通常都误会了它的重点。
以为读书的重点在于“万卷”,要读得多,自然写得好。其实不然,读书的重点不在多,而在于“破”。
“破”不是让你非得读很多遍,把书都翻烂了,韦编三绝了,那就是破万卷。不是的。
是要读破书中的精义,要破开它表面的字句,看出作者藏在字句下面的东西。看出这么写到底好在哪里,又不好在哪里。
如果说好书是一座冰山,水面上露出来的东西只有1/10,那么一个好的读者,一个有阅读才华的人,就能够把水面下的9/10都给打捞上来。那么同样是读书,你的所得就比别人多的多。
就像同样拿到一本武功秘籍,有人就当是天书,一字看不懂,扔在一边吃灰;有人能懂一半,能练出个防身的本事;有人就能参透其中最精微的要诀,练出一套绝学,独步武林。
所以书的看破,不光是看你读过几遍,又或是读过几卷,这种数量上的积累,它更讲究的是一个效率问题。
你到底读懂了没有?品出味道来了没有?面对一本作品,能说出个四五六没有?
阅读的水平,决定了你写作的起点。
你怎么学写作呢?去学一套写作的公式吗?去背几个范文吗?——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路子。
说到底,要学写作,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要想写得好,你必须先学会阅读,你读明白了,自然就能写得出来。
你阅读的才华越高,你写作的能力就越强,甚至我可以这么说,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
人家的书,写得好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你反而能写得好,这有可能吗?
阅读的重要,一方面是帮助你训练直觉,训练理解力,另一方面,是帮你建立一个好的写作标准,好的文字是什么质感,好的结构是怎么去编排的。
很多人,只是把阅读当做是消遣,不想费那个劲,动那个脑子,所以就老是在一些浅显的东西里,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打转,但是又幻想自己只要书读得够多,自然就一定写得好,这是没道理的。
而我发现,有阅读才华的人,通常都是一种神来之悟,能把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连接起来,却又令你觉得真是天作之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个除了本身的记忆力好,知识量储备得多以外,生理上的基础,大概就是脑神经触突特别多,所以各种信息的交流密度就比别人也快很多。
/ 03 /
但是你看到这里,也不要就灰心气馁,心想自己没有才华,就自我放弃吧。
不必如此,因为,阅读的才华,除了少数天才以外,几乎没有人是与生俱来的,这绝对是可以锻炼的,可以提高的。
而提高的方式,我个人经验,认为有以下三条:
☞ 首先,你要学会去给自己找问题。
去寻找文字中的蛛丝马迹,去揣摩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多问一问,他为什么这么写?换了我,我会怎么写?
然后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这些问题,搞不好就被你发现了一个大冰山。先学会提问题,这是找到答案的第一步。
读书,最忌讳贪多和虚荣,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唏哩呼噜就吞一堆,然后把书一丢,我看完了,然后跟人炫耀,你看我读了这么多书。
有用吗?你消化了吗?甚至有的人,兴致勃勃找人列了一堆书单,结果没有一本读得下去,然后就发脾气了,什么玩意,看不懂,好啰嗦,好无聊,评个一星,写个“装逼”,然后就给打发过去了。下一次,又来要书单,又是同样的结果。
浮躁,急功近利,这都不是一个阅读的好态度。
☞ 第二,你要学会写书评,写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有什么所得,琢磨出什么,想到些什么,就随手写下来。哪怕一开始啥也写不出来,那么,能在书上做个标记,画个重点,写个疑问,也总比啥也没有的强。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想,去表达,时间长了,阅读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 第三,学会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
这一点也是豆瓣最大的意义所在,不管你看没看懂,去看看别人怎么说,搞不好就能给你点化出一些思路。
慢慢的,你就能找到感觉了,今天解一个穴,明天解一个穴;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任督二脉就被打通了,再看以前看不懂的书时,也能看出自己的心得,颇觉趣味无穷了,这种感觉真是千金不换,幸福无比。
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基本功,没的近路走,但是你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困而求知,无论天分高低,总会逐渐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我看来,这才是学习阅读,也就是学习写作的正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