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父亲对我过于宠爱,年幼时代的我是离不开小霸王游戏了。别的小朋友跳皮筋儿,玩玻璃球,我则是躲在床头玩游戏。说到这里父亲当时挺矛盾的,他高兴的时候会问我作业有没有写完,我说写完了,呐,肯定是撒谎了啊!父亲说,怎么没打游戏啊?父亲不知道,记忆中父亲从未检查过我的作业,而母亲只上了两年学,也忘得差不多了,大字不识几个。
父亲甚至为了让我玩,放松,专门买了一台非常mini的小黑白电视专门为了我打游戏。而父亲的理由很简单,说一直在大电视上打太耗电了,浪费,所以才买的电视。
我的天哪,这就是我的父亲。
前面说了,父亲很矛盾。有时候他心情不好看到我打游戏也会变得气呼呼的,但是绝对不会打我,“一天没别的事,就知道打游戏!一会干完活给你藏起来!”父亲通常会这样说。而我一般会默默地收起来,察言观色地看着父亲,看着他情绪高兴的时候再拿出来继续玩。
说完父亲继续在院子里或者东屋里干木工活,一会叮叮咚咚锤子的声音,一会又是电刨子巨大的响声,一会是电钻钻木头的声音,一会又是电砂轮磨刀的声音。这些声音贯穿着我整个童年生活,尤其是假期里。
我痴迷电子游戏竟然到了这个地步,现在想起来多少有些后悔!但是对于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好像超前了许多,因为这些年我不止一次看教育孩子的书籍,几乎没有教育方面的专家建议传统的“严师出高徒”这种方式。父亲对于我处于管与不管之间,结合父亲的性格,也许是因为懒,也许因为其他原因。因为这个我如今一直研究父亲当时为什么采用这种另类的教育方式。后来母亲告诉可我答案,并不是他懒,只是因为他不舍得管。这么简单的答案我没想到,我真的有一万个理由要好好报答父亲。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是在村里学校上的学。曾祖父的三儿子,也就是我的三爷爷,还有三爷爷的两个儿子同样喜欢玩红白机游戏,再加上曾祖父家和三爷爷的老家在一个院里,相对于我家离学校要近许多。很多时候中午放了学我直接去了三爷爷家蹭饭吃。说是什么离学校近,实际上还是因为可以看三爷爷玩游戏。小霸王平台上有一个游戏叫“玛丽医生”,三爷爷玩这个游戏特别痴迷,并且他玩这个特别厉害!
父亲和母亲知道了我经常中午放学不回家,总是去曾祖父那里吃饭也不是长久之法,也不让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