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可以说是人类第一刚需了,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却也成为百姓最苦恼最有压力的事情了,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房价更是高的吓人,以北京为例,亦庄开发区有的房价高到5万-6万/平方,建筑面积约50平方以上就需要支付高达300万以上,有钱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外来务工人员,月薪能达到2万的能有多少呢?更有甚者比如朝阳CBD区的房价15万/平方的均价,100平方的房子总房款高达1500万,这个金额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奋斗不来的。
北上广深不相信眼泪,相信金钱,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和支撑,很难能获得小到一室的小窝。我从网上简单查了下北京的人口数据(未考证):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达2000万以上(在京居住半年以上),户籍人口约1400万人,也就是说约有600万以上的人口非“北京人”,可以简单看做全国各个来北京追求梦想的人数,所谓的“人中龙凤”乃是万里挑一的人,凤毛麟角的数量,即使这600万人中有十分之一的人数是年薪百万的人又有足够的经济负担能力在北京买房生活,那仍有近500多万的人没有能力承担北京的高房价,只能住宿舍或者租房,也不能排除那些户籍人口得到住所都是买来的呢。
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集合了各种优势资源,是很多人的逐梦之地,理想是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成功的人少之又少,不断有新人涌入北京,也有多少挫败之人退出北京呢。
常有人说,在北京能有个窝即使混的再差也仍有一丝温暖的避风港,还有重拾信心的更多可能。对于更多人来讲,万一梦想破碎,轻一点的讲,如果失业,连租房的资金可能都没了,当生活都成问题的时候能有几人还能不忘初心的去追那遥不可及的梦想呢,我想更多的人会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为生存而拼搏。
前面铺垫的够多的了,写了那么多很丧的文字,接下来才是我那“不切实际”“万一实现了的”脑洞文字。
既然住房是困扰在北京追梦的人的难题,那会不会将来有一天家在山东或者河北亦或者更远的城市,而工作在北京呢?看到这肯定很多人会吐槽:废话,现在不就是吗?!数百万人口背井离乡在北京打拼不就是这样吗?
且慢,等我说完。
梦想是不能没有的,于个人来讲且无大小之分。很多三四线城市因交通和资源的匮乏确实很难实现更多人的梦想,但随着交通输送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开发建设,当未来某一天城际地铁或者高铁网络覆盖到全国各个城市的时候,交通的时间成本被不断压缩,速度越来越高,比如济南到北京坐高铁现在需要花费最快100分钟以上,当高铁或者更先进的交通工具上线后能压缩到1个小时甚至半小时,暂且不考虑交通费用的情况下那极有可能会出现白天在北京上班,晚上做高铁回济南休息。
以目前济南到北京的高铁价格看,一等座是300元,300元2次/天30天=18000元,交通成本确实很高,现在的时间节点看很不现实,甚至天方夜谈。我一个月支付这么高的交通费用那为何不攒下来付首付或者偿还房贷呢,甚至这些钱还有不少的剩余。是的,以现在的视角看确实不划算,很荒谬甚至,未来呢,未来会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实现呢。
其实当我算完这笔账的时候(写到此处时)也有同感,能有这想法的人肯定脑袋坏掉了或者钱多烧的。这个世界是动态变化的,很难说有永恒的不变,也许在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了,也许还有机会看到更切实可行的方法出现。
希望这是抛砖引玉的“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