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习,更深的感受到了思维力的训练,也是要刻意练习的,而且要突破自己的边界,就要质疑很多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 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被灌输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正因为从小被教育,长大继续受到各种媒体的继续浸泡,我们才与常人无异,而牛人都是打破了自己的边界,不破不立, 把边界无限放大,建立自己更大的系统和模型, 从而可以吸取更多的能量,也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有时候我们可能努力了还没有看到结果,这不一定是方向有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够, 因为改变需要更大的能量和勇气, 刚好听了《瞬变》这本书,跟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 改变遇到的阻力越大, 那么可能改变后的影响力也越大, 这时候, 有哪些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提升呢?
首先是,动机增大,就想海明老师说的, 见一次牛人没感觉,见两次,三次呢?见得多了, 行动力就强了,为什么? 其实也就说明,动力更大了, 其实,除了见牛人,还有一小嫩的梦想版,每天放在手机屏保桌面上, 每天想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还有呢,在一个圈子里都是有动力的人,当你在这里,不由得不走, 这也是我们很多同学发现早起开会学习在变现学院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情一样。 身边很多人做不到的事,却有那么多人做的很好 ,跟谁走,自己说了算。
第二个,就是找到合适的路径,怎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确定关键的行动,也是很重要的, 瞬变这本书里讲的寻找亮点,找到方法,一个例子,怎么让越南那么贫穷的状况下保证儿童的影响健康, 联合国工作人员被派到现场一看,没钱没人没认知,怎么办? 他找到的一把尺子, 把孩子们召集一起,量身高,确定两组,把高的留下继续晒出家庭条件好的,留下的就是家里很轻孩子健康的,问他们都吃什么?找到共性推广, 村里人一起学习如何做饭, 这个方法行之有效,已被推广20年。 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也都有哪些关键性的节点可以使用呢? 就像考试, 最近儿子考试,我最后一天帮他复习时发现只需要把之前的每日听写和测试卷里的错题拿来再检验就好了, 突然想到,如果每个月,每周都来这么一次笑的复习,孩子应该会学的更加轻松愉快,有效果。
还有读书这件事, 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听书,是快速了解一本书内容的方法, 还有大师姐讲的,把书当字典,看完目录大纲留下记忆,用时翻阅,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还有海明讲的思维模型,那是很多书看完后实操后的精华, 拿来主义,先用再升华。 都是好的方法。
第三,就是调整环境和触发板机, 如果早起闹钟放在床头,一伸手就会关掉它, 而如果放在房间另一头,下来后自然就不会去了,比如跑步,感觉太难了, 那如果我们给自己的目标设定,接孩子1.5km不开车,那么每天走路3km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还有,典型的海明碎片时间清单, 三十分钟听一本书,十分钟写一篇笔记,3分钟做个冥想,这些都是我们给自己设定好触发板机,一跑步就听书。
最后,所有的改变都是要一步一步来,就像孩子的添加辅食,一定要一种适应了再加另一种, 我们的时间安排,行为习惯也是,一步一步来。 先刻意练习一种, 慢慢扩大边界和能力。 回想一下,时间管理的践行,从最初的早睡早起很困难,到现在早起,三只青蛙,运动,阅读成为每日必需好像也已经成为习惯。 下一步,我的重点突破就是日精进,日输出, 让思考和写作成为习惯,感谢变现学院的家人们! 泡在其中,不断遇到问题,也不断找到方向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