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华北地区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熬的;虽然那一年暑热来的似乎更加猛烈一些,但是丝毫也挡不住人们追逐梦想的脚步。
时光回到了十几年前的8月1日,星期天。夏日避之不及的太阳,早早地露出了圆圆的笑脸。
又是一个火热的大晴天。
吴念犹豫再三,决定乘坐当天晚上大连至上海的T131次列车前往济南。
他计划周一上午拜访济南铁路局,向铁路局的领导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中午乘车前往项目地点—徐州北站,去那里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为项目验收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
T131是一趟特快列车,在天津22:30开车,凌晨2点就能到达济南,全程不足4个小时,是这段行程中速度最快的列车。由于不是始发车,一票难求是肯定的,而且人满为患也在意料之中。
经常走南闯北的吴念知道,从天津到济南,乘坐长途大巴车是最舒服的。大巴车里有彩电、空调和高靠背航空座椅;既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会儿,还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全程五个小时就到目的地了。
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白天运行,最早一班上午7点发车,最晚一班下午5点发车。吴念舍不得白天的大好时光在车上消费,所以他忍痛割爱,果断放弃了这个最舒服的方案。
吴念是这样计划的:
T131虽然人多,却是优质的空调列车;即使找不到座位,在车上站4个小时,也是能够坚持的;到达济南后还可以睡上三、四个小时,也足以消除旅途的疲劳。
最为关键的是,挤出了一整天的时间,可以从容地再推敲推敲验收资料,又可以做做家务,让既上班又承担家里全部工作的夫人,能好好地休息一天。
二、
吴念准时来到火车站,被前后左右裹挟着的人流,缓缓地被拥上了站台。
宽大的站台上,吴念感到了夏夜的一丝轻凉。他张开双臂长长地伸了一个舒服的懒腰,然后蹲下有些酸胀疲惫的身躯。不容他舒服地多休息几分钟,T131次特快列车喘着粗气准时驶进了车站。
吴念抬头向车里望去,车上的旅客比想象的还要多,甚至在车厢的连接处也塞满了乘客。
吴念凭借多年的经验,上车之后就向餐车方向靠近。
在这种拥挤水平的车厢里,根本就不会有容身之地,唯一的希望就是餐车;如果能够“买”个餐车的座位,这就大功告成了。
汗流满面的吴念好不容易挪到餐车,餐车内外已是堆满了人。吴念感到事情不妙,但还是怀着一线希望问餐车的服务员:
是否等一会儿能有空闲的座位?
服务员不屑一顾:
座位?早就没有了,快点出去!
然后一边命令、一边劝说餐车门口的顾客离开这里。
没有座位的乘客不情愿地向外挪动,缓缓地回到了拥挤的车厢。
吴念并没有随着人流离开餐车。经验丰富的他觉察到,餐车的服务员并没有特别坚决地向外驱赶他,也许相貌英俊的吴念,给服务员留下了好的眼缘吧?
那些听话的旅客,都被服务员“劝”回了拥挤的车厢,吴念仍在餐车边上坚持着。他想,即使解决不了座位,我在这个地方也比车厢里清净很多。管他呢,能多清静一分钟,就赚一分钟!
原本老实内向说话都脸红的吴念,现在经过了多年的市场洗礼,脸皮也是越来越厚了。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
等到没有座位的旅客都走光了,服务员确认了只有吴念一个人时,冲着他一努嘴,来到餐车的尽头。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吧台,吧台的里边有一个冰箱,吧台和冰箱之间尚有一尺见方的空间,放着一张小小的圆凳。
吴念大喜过望!迅速掏出50元人民币,毕恭毕敬地捧到面容姣好服务员手中,并且连连道谢。因为已经有旅客抗议了,他们显然比吴念来的更早一些,但只有吴念幸运地得到了这块宝地。
三、
吴念从包里拿出一本书惬意地看着,心情也是越来越好。
在连续多日的酷暑高温中,吴念不是在项目的现场,就是在奔赴各个项目现场的路途上。
由于时间已经过半,实施完成的项目任务并没有过半。作为公司即负责总体计划,又负责市场开发,还肩负项目生产的吴念,已经顾不上暑热难捱了,他必须抓紧时间去督促每一个项目及早完成。
今天有机会在凉爽的环境中,读着心爱的图书,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啊。
突然,高速行驶的列车明显降低了速度,最后竟然慢慢地停了下来。
列车广播传出了通知:
旅客们旅客们,现在是临时停车!现在是临时停车!
10分钟过去了,列车没有动;30分钟过去了,列车仍没有动;一个小时过去了,列车仍没有启动的迹象。
吴念有些不淡定了。
根据他的经验判断,特快列车临时停车,又停了这么长时间,这条线路一定是发生重大事故了。
看来,到达济南的时间不好说了。
记得今年年初,石家庄、太原线的列车脱轨事故,曾让吴念在车上足足等了6个小时;最后不得不被迫中途下车,第二天改走公路才得以返回天津。
原本仅需12个小时的行程,最终奔波了25个小时才回到自己的家。
现在已经是8月2日凌晨一点多了,难道今天又要重复上次的噩梦吗?吴念在心中默默地祈祷。
随着夜越来越深,车厢里的温度也越来越低了;这时的感觉不是惬意的凉爽了,而是阵阵的寒冷了。
吴念把包里的一件T恤拿出来套在身上,把另一条裤子也穿了起来;这样稍稍暖和了一些。
等啊等,凌晨4点了,列车才懒洋洋地启动了,吴念冰玲的心似乎又温暖了一些。
好在快到了,等到了济南还能有一些休息时间。
吴念想着想着,迷迷糊糊睡着了。
没有睡多长时间,列车“咣当!”一个刹车,又停在原地不动了。
车厢里的温度似乎还在降低,吴念没有衣服可加了,他双手抱肩,努力缩成一团,最大限度地集中和保持身上的热量。
又是漫长、无奈的等待。
吴念坐在冰冷的角落里瑟瑟发抖,不禁想起了夫人对他的嗔怪:
你就是喜欢铤而走险,万一车上没有座位,第二天还要连续作战,身体如何受得了?明天坐大巴出发吧!
吴念理解夫人的担心,但是为了不爽约客户,也为了争取时间,他还是按照计划出发了。
现在的吴念,肠子都悔青了。
……
车厢里的温度还在降低,列车的空调,就像开足了马力一样,使足了劲儿继续猛吹。吴念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不断地做着上肢运动,以缓解一浪又一浪的阵阵寒意。
凌晨五点了,列车终于缓缓地开动了;走走停停之中,总是不能彻底迈开前进的脚步;直到清晨7点,特快列车终于到达了济南。
已经饥寒交迫的吴念,一夜之间恰似经历了从酷暑到寒冬。
由于熬夜并且受到寒凉,头部开始了阵阵的疼痛。
下车后的吴念,又回到了酷暑的季节。他匆匆喝了一碗热豆浆,早上8点,准时走进了济南铁路局的大门。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吴念从济南铁路局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中午12点了。
今天济南的温度达到了38度,吴念还是没有走出噩梦般的寒夜,依旧全身发冷,他的头痛得越来越厉害了,好像要炸裂一般。
四、
吴念顾不上休息了,只想早一点赶到徐州,在那里好好休息一个夜晚,重新调整好自己的身体。
他快步来到售票处,买了一张13:30的卧铺车票,顾不上吃饭,就踏上了前往徐州的列车。
这趟列车是自济南发车,终点是乌鲁木齐的绿皮车。
绿皮车里没有空调,进入车厢就被滚滚的热浪包围了,好像进入了“桑拿房”。
车厢里所有的车窗都打开了,头顶的电风扇摇着头嗡嗡地全速旋转,搅拌着车厢里混浊的空气。
吴念的汗水不停地从头上、身上流出,湿透了T恤,此时他的头痛却感觉减少了一些。
他知道,自己因为一夜“寒冬”闯进身体里的寒气,现在正通过流出的汗水而排出体外。
他享受着这种酣畅淋漓的过程,不慌不忙地泡了一碗方便面,一口一口地送到嘴里,暖在心中。
吴念太累了,躺在热气升腾的“桑拿房”中,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迷迷糊糊中,他看到了徐州北站的刘站长。就是那个开工之前的一场酒,把不胜酒力的吴念搞了个翻江倒海。就是他!他带了他的技术科长来到了施工现场,提出了不合理的匪夷所思问题,还要求吴念他们在验收前必须解决。
这个问题没有任何道理,就好似要求吴念随意摘下天上的一颗星星,拿到徐州北站作为补充光源一样。
吴念把求助的目光转向了车站资深的技术科长,老科长正微笑地看着吴念,轻轻地摇摇头。
正在踌躇间,忽然有人推了推他的肩膀,大汗淋漓的吴念从梦中醒来。
“醒醒、醒醒!换票了!换票了!前面就是徐州站了。”
浑身湿漉漉的吴念,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是此刻,他的头脑清醒了,感觉头痛也消失了。
车厢里依然热浪滚滚,吴念努力睁开惺忪的睡眼,端起水杯慢慢地咂着热水,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将体内的冷风寒气彻底地赶出来。
傍晚18时30分,吴念到达了第二个目的地—徐州,他重新抖擞精神,从容地走出车站,朝着目的地大步走去。
五、
人在旅途中,走出了多少希望与惆怅;在寂寞和心酸中,穿过了多少酷暑与寒冬。
吴念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像一个战场上的士兵,不能放弃任何一场战斗,因为放弃的结果就是死亡。
他懂得这样的道理:
成长,就是一个身边人越来越少的过程;而任何成功,都有太多的偶然,任何失败,也都有太多的必然。
吴念在心中默默地吟到:
一日过四季,十载走八方;
百转历千回,诸事皆如意。
2024年8月25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