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凉薄荷
“不动、少说、听命令,不适打报告!”
作为一个“进去过”的栗子,根据亲身经历再加上对一名手术医生死缠烂打般的采访,利用周末时间,编成一卷《手术室就医实用攻略》,望亲们各取所需吧!
咱先说说进入手术室之前的事儿:
1、有自主行为能力的病人,要把既往病史、治疗情况、检查情况、相关结果、并发症的状态、服药情况等尽可能全面、详实地告诉医生。
这里需要说一声,不要怕麻烦,多说一句,会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那么治疗方案也就不一样啦。
2、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各种检查、查体、验血、拍片等。
这就涉及到一个敏感话题,一些患者会认为:“没有检查出阳性结果的,根本就没有必要做。”
这完全是错误的观点啊!检查出来的阴性结果不代表它没有价值,对麻醉和手术都有它的意义所在,比如在“排查”“辅助诊断”等方面都很重要的。
“检查出阳性的结果,不代表有事儿;检查出阴性的结果,不代表没事儿;有事儿的,不代表对手术有影响;没事儿的,不代表对手术没影响。”
3、在你进手术室之前,医生会告诉相关的术前准备事项。
身边曾有过很多这样的声音:“饭都不让吃,都饿了一天了,谁还不叫喝水!”愤愤之势,可以理解,毕竟家人要手术了,还不让吃饱喝足了。但——亲爱的家属们,你那是想要病人的命啊!
术前禁食水非常关键,择期手术最好8到12小时以上,目的是为了空腹,以防发生呕吐、返流和误吸,最可怕的是误吸!
在手术的过程中,无论是全麻还是非全麻手术,有些药物会导致病人恶心和呕吐,空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另外还有手术原因,比如胸腹部的手术,本身就会对消化道有一种牵拉的力量,便有可能导致反流。
“大夫,其实我们就吃了一点儿,饿了。”
“一点儿也不行,那现在只能等着,暂时不能手术,到时间再做吧。”
“做手术不是儿戏,相当于你在闯关,跑马拉松一样,一定要把身体在现阶段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不用担心会饿会渴,术中术后,医生会给补液的。
咱再来聊聊进手术室之后的事儿:
1、放松心情,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
有特别紧张的病人,身体都是僵硬的,也容易出现问题。
因为这样的话就没有平衡力了,有的部位不放松,连针都没法儿打。
紧张过头的病人,有的连翻身都不会了:“我疼,动不了。”这个时候,医生会跟你解释一下让你放松,有时会用一些镇静药。
还有在手术室里唱歌的病人。
“别唱了啊。”
“你们干你们的,我唱我的。”
哈哈,也有像这样紧张到不行的病人。
其实大可不必,尽量让自己放轻松啊。
2、医生接下来要帮你过床、摆各种体位。
在这里医生最反感的就是“自以为是”型的病人,“我动一下没事。”然后这个病人就开始乱动。
后果有二:好不容易经过重重工序消完毒,如果造成污染,还得重消;手术床很窄,你很容易就坠床了啊大叔。
所以说,进了手术室就要扔掉任性啊、自负啊这些,要尽量配合医护人员,千万不要“搞事情”。
但是,如果有疼痛、不适、冷了、热了时,要告知但是不要动!动之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护士,任何部位都一样。
“不动、少说、听命令,不适打报告!”
比如你需要挠痒痒,尽管告诉医生,他会帮你挠的。既不会造成已消毒部分的污染,又不会因你的乱动导致坠床。
3、少说话,因为这样会分散医护人员的注意力。
如果你特别紧张,想跟医生聊天,尽量少说跟手术和自身感觉无关的话题,因为那确实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如果想问那就术后问,术中如有不适的话,还是那句老话——“先说再动”。
最后补充一点就是关于患者家属的,请你们耐心等待,不要远离,方便医生跟你沟通。
往期文章回顾
10.假期归来,你还是单身狗么? 请收下我这本《相亲宝典》吧!
16.《外科风云》:私人恩怨难免,凭什么医护人员就得抛开所有?喵的!
注: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访问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DHECC&type=0获得合法授权
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