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划水到四点十分,在公司大群里看到行政说9楼会议室正在举行急救培训,拉大家过去,闲得无聊就去了。到了才发现,吾道不孤,和我一样的同事不少:放眼望去,我看到的熟人就五个。
后半程培训老师说感觉我司是“高薪高科技”企业,加班强度应该很强,所以要特别重视急救知识的时候,我和不少老油条同事都露出了同样神秘的微笑。
培训的老师是个东北人,长得有点像英俊版的罗翔,比较喜欢用“杠杠的”这个词,称呼我们为“伙伴”,应该来深圳好多年了,培训的过程中还喜欢讲两句粤语积极和伙伴们互动,但是可惜好像现场会粤语的并不太多,或者讲粤语的在深圳真的都比较低调吧,老师脸上露出闪过了一丝失落。
之前我总喜欢黑东北人,但是有一说一,这位老师的业务水平还是很可以的。因为我现在发现,培训或者说教学也是一种很难得的才能或者说天赋,而东北话的喜感和东北人的热情在教人东西这块,助益颇多。
东北罗翔老师讲了三个部分,第一是重头的就是心肺复苏,CRP= 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然后讲解了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使用,最后限于时间略微简单的讲了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中间有个研发的男生应该是接受过一些急救的培训,中间喜欢和培训老师往各种极端的情况去争论,杂七杂八浪费了不少时间,工作多年以后还能见到这种宝贝也是挺好玩,或者说我对这种现象觉得诧异也挺好玩。
CRP的部分首先讲了一个心法,就是做好事是有《民法典》的“好人法”保护的,去正确的救助别人不用承担民事责任。第二部分就是讲了一个大前提,救人要首先要保证好施救者本身自己的安全,不要把自己也搭进去。具体的操作就是先确认环境安全;打开手机取证;用手拍被救者肩膀,试图说话和了解情况;如果失去知觉通过用嘴喊“1001,1002,1003,1004,1005,1006”这种4个音节的四位数字六秒钟用手感受被救者的胸腹部的起伏情况来判断呼吸情况;如无呼吸,可用手掌插入被救者腋下,然后挪动手掌至胸口中间偏下,剑突上的凹陷处,把另外一只手的手指插入按压手的手指间隙并拢,用侧面跪姿一起用掌跟发力,按照按压5cm以上的标准,开始按压,进行心肺复苏,以一分钟按压100-120次的标准进行按压施救。
忘了说了,在此之前讲解了一下急救知识的必要性:一般救护车到位时间都是17分钟,而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心肺复苏是可以保证大脑,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供氧的,人后边还能救得回来。
AED部分讲了一下原理,通过电击来消除室颤,要贴在人体的右上和左下的位置,AED会自行判断当前的状态。
最后推荐了一个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图”,能看到身边最近的AED设备在哪里。
这块是我能肉眼可见见证我们和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地方:当初在意大利,看到了好多地方都放着这个像消防栓一样的绿色AED但是不知道是怎么用来干吗的。
第三个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针对吃东西卡气管的情景进行急救的,首先一般是站姿,一条腿插在被救者中间;然后左右手在被救者肚脐上方两指的地方一起用力,争取用肺部的剩余气体把卡住的东西从气管里冲击出来。
最后我因为有事出门没有听完全部的课程,完事回来的时候课程已经散了,路过一瞥看到会议室人潮散去,培训结束,刚才神情飞扬滔滔不绝的东北罗翔一个人在大大的会议室默默的在把的桌子复位忙碌身影。虽一闪而过,当时心里充满了感激。
救一人就是救一个世界,他传授的这些技能应该默默的拯救了很多次世界,比浮夸的漫威电影次数多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