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从上天借来的一束光,迷茫时就是该静心的时候

“所有答案自在心中。”

可以说静心、禅修是应对生活最有效的方法论。它也是开启我们潜能的必经之路。

今天我们会从一个比喻和一个故事来展开静心的话题。

一、灯泡

“灯泡是我卖的,电线也是我卖的。我每天用自己家的灯泡照明,为什么每个月还要向电力公司交钱呢?”

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你一定会回答:

“肯定要交钱。灯泡和电线的确是你的,清晰可见,但要让你的灯泡工作就需要看不见的电流,而这个电流能量是电力公司提供的呀。”

其实,这个答案同样可以用在形容我们的外在和内在的关系。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明白静心是什么意思。于是会问:“你闭着眼睛到底在干什么?”

“你为什么醒着不做事情,傻傻坐在哪里?”……

有这样的疑问,都是因为他们只看见外在的世界,不知道内在世界的存在和运行规律。

的确,手是我们的,脚是我们的,头和脑子也是我们自己的。但其实,我们内在的思想和精神却并不一定是我们个人拥有的。

因为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产生共鸣,甚至可以影响和改变他人,都不是因为我们更厉害。只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是彼此相通。

所以,如果你一直认为聪明才智是自己独有的,那么很可能你正处在自我膨胀的状态下。

二、笔和墨水

无独有偶,安徒生也写了一个表达这个现象的寓言,叫做《笔和墨水》。

故事中的诗人写下一句诗,便离开了桌子。然后笔就开始和墨水瓶进行对话。

笔说:“我太厉害了,能写出这么美妙的诗句。”接着墨水说:“写诗句的功劳应该是我的,因为你的墨水是从我这来的。”两人争执不下。

故事的结尾写道:

诗人一定正在为自己能写下这样动人的诗句而感到自豪,但其实功劳应该属于上帝。

三、法则

在内观禅修之前,我看到这些故事都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做人的谦卑姿态而已。

禅修之后我才明白,这是日常行事的基本法则。

过去我们常认为遇到困难就需要思考,绞尽脑汁的思考。或者是不断的尝试和修正行动。

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

因为思考和行动不是能量的起源,只是能量释放的结果。

可以说,当外在世界出现困难,一定是心出了问题,一定是我们与身体能量失联了。

因为当我们时刻保持与身体的当下感受链接时,心就会感知到方向,脑海中将呈现思路,接着行动力自然很强。

不会遇到无法解开的难题。

所以,我心中经常怀有无限的感恩。感恩与我们能持续与身体能量接通,但不需要向哪个电力公司上缴“电费”。

持续运用这个法则也让我总是充满幸福感。因为我可以安心的享受每一个当下,安心的做每一件事情,放下了对未来的恐惧。

四、做法

那么,如何让我们可以持续保持与内在能量接通?如何可以让静心禅修助力日常生活?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场景开始实践:

1、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花10分钟左右静坐一下。

盘着腿,挺直脊柱,两手自然放在膝盖上。闭上眼睛,把注意力安放在鼻孔的呼吸上。感受这一刻鼻腔和身体的起伏。

在这个过程,脑海中可能会有各种声音和画面浮现。请保持平衡的心,注意力继续集中在自己的正常呼吸上。

直到10分钟的闹钟响起。

2、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可以花10分钟静坐一下。

同样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任凭遭遇任何内在状态,心保持平衡,关注当下的呼吸。

这种的短时静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每天至少保持1次。

这样,我们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就会逐渐分离。外界任何的恐惧和痛苦都不会动摇我们内在的平和与安定。

有了这一份原本的力量,我们就找到了创造力的起点。

它会赋予我们克服困难、开创新世界的能量。

五、结语

每个人都是从上天借来的一束光。说不定,都是来自同一个光源的光。

所以,我们是相通的,可以彼此感知,彼此理解。

所以,我们都拥有不竭的能量。

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