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标题所蕴含的意味时,其中的一个意味包含:生命的成熟——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意示着生命的成熟。课文中作者描述自己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整日生活在自暴自弃的绝望关头,是母亲的悉心照料,一步一步引导自己生出“好好儿活下去”的信念,在母亲离世后才真正懂得了“活”的含义,不负时光,用自己残缺的生命,照亮了无数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前行的路。于这个方面来说,作者完成了生命的蜕变,实现了生命的成熟。
回顾现实,想想自身,怎样才能算得上一个成熟的生命呢?就我而言,努力做好当下的工作,用自身知识和能量照亮同学们的前行路;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成为孩子们温暖的港湾,成为伴侣的得力助手。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不负时光,独挡一面,便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生命了。而对于在座的同学们,何为成熟,何为真正意义的长大了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好好学习,不给父母添麻烦”,有的说:“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有人说:“将来有份好工作”......依据以上同学们的回答,我总结性的举了几个实际例子让他们深刻的领悟到“生命的成熟”。
事例一:今天的学校大门口,有没有穿着满是泥泞的鞋子,裤腿还带着未干的黄泥,风尘仆仆的赶来的父母的身影呢?”他们只因为老师的一通电话,说:你家的孩子,翻墙了,打架了,抽烟了......请你立马来学校一趟,父母丢下繁重的农务,带着满身疲累与愤怒,奔波而来,看到犯事的你,痛心疾首。
每个人都有每人的职责,我们守好自己那一方土地,认真履行着我们的责任,便算的上是一个成熟的生命。你在学校生活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就是努力学习,为将来而奋斗。父母辛辛苦苦忙碌,职责是守护小家,他们维持着家用,只为你回家伸手要钱时,能摸出几文,让你衣食无忧,让日子过稳过好。而那些上课给老师找麻烦,不是讲话吃零食就是睡觉不交作业的......时不时还犯大事,把父母请到学校里,让父母和老师脱离原本的岗位来管教你,时刻给别人制造麻烦,那你就不算是一个成熟的生命。
事例二:周末回到家里,忙碌的父母已很久都没有料理家务,看着堆积如山的脏衣物,杂乱的房间和满是污垢的地板,你是在家里收收洗洗,整理整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直接忽视,跨过去,拿出手机只顾躺在床上沉浸虚拟的网络世界,或出门和朋友遛街呢?父母忙碌了一天,日暮下班回到家后,你是做一顿简单的餐食,让父母满心感动与温暖,还是让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做好饭后满世界找你,或叫吃饭看到你玩游戏被打断的不耐与烦躁,而发生世纪大战呢?我想前者肯定是生命成熟。
《秋天的怀念》中多次出现“好好儿活”,结合实际生活,和同学们探讨:日常生活里如何才能算的上“好好活”?同学们刚开始回答这个问题时小心翼翼,不知从何下手。后来引导学生说:“你们想想,活得怎样,才算‘好’?”,同学们思路逐渐打开,分别举手发言,如:活得乐观自信,活得有梦想有希望,活得有志向,活得精彩,活得自由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个性,或如史铁生般活得坚韧,......,我想,这篇课文讲到这里,同学们可以得到成长。
讲《荷叶.母亲》一课里,荷叶如母亲一样,在大雨倾盆时,勇敢无畏的护住身下亭亭玉立的红莲。让被雨点打得无处躲藏,东倒西歪的红莲,顿时有了依仗。生活的压力,阻碍,挫折在父母那里就像荷叶上聚集那些流转无力的水珠,顺势化解,留给子女的只有眼前的美好,日子的顺遂。就如,你需要用钱时,伸手问父母要钱,他们会不会把这个难题扔回给你,说到:“我没钱,自己想办法!”。相信绝大部分父母不会这样做,无论金钱还是物质,父母都会尽量满足你,不会让你直视生活压力。
也有刚盛开的鲜嫩花朵被太阳毒晒,被风吹被雨打。家访时遇到一家人,家里经济不算很差,日子也比下有余,但他们不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原因是需要缴费太多:来回坐车的车费,零食费,校服费,作业本费等等。父母的原话是:“义务教育不是国家都说了是免费读,你们学校和老师就是黑心肝,吃我们平民百姓这么多钱,我为什么要白白送钱给你们?我家孩子不去读书,我们穷,供不起!”孩子成绩在班上中上,也愿意读书,喜欢校园生活,但他的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他那自私自利的父母。
不是每个父母都是无私和伟大的,我们要为有一个好的父母而感到骄傲,我们要庆幸自己有他们的庇护,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