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朵朵妈聊了一个多小时,她本来是关心一下孩子选科的情况,毕竟已经尘埃落定。我向她倾诉了即便已经上报,但内心仍旧有所忐忑,因为孩子还在不停的反馈她的迟疑,我也会因她的迟疑而陷入过去的阴影,从而产生摇摆和焦灼。
朵朵妈特别睿智的话语真的点醒了我,有一种悟了的感觉,醍醐灌顶。
1、她说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不选理而选文的话,那你现在是不是也还是在纠结在焦灼,会不会又觉得选理是不是更好?我说是的。
这句话让我认清,并不是选理的决定让我纠结,而是我面临任何选择都会纠结。我看到了自己的选择困难和优柔寡断,没关系,我接纳这样的自己。看到怎么选择都会纠结的我,反而释然了。
2、我跟她说,孩子交了确认单,回家后却一直再问她能不能学好理科?还说自己从来都没选对过。说自己要是高中一开始就选文就好了,现在就不会这么纠结了。孩子的这些话让我更加忐忑,我觉得她这是想选文却骑虎难下了?我是不是要劝说她理改文呢?毕竟现在改是来得及的。这样的念头让我很纠结。但是我说要不改文的话,她又不想听,还有些烦躁,还会说来不及了。
朵朵妈说:有没有觉得,其实她就是在你这里要一个肯定一个信任。因为她虽然做了决定,但这个决定在她看来非常重要,她会有些害怕。所以,她会通过语言发泄她的害怕,她也想从妈妈爸爸这里获得肯定信任,就是坚信她的选择是正确的。给她坚信的力量。信任和肯定给足了,她就释然了。
关于昨天周四晚上孙娟老师的直播感悟:
1、意愿。爱是一种意愿。爱是一种把自己的意愿变成行动的意愿。爱要变成行动。家庭中的爱是选择关注。在沟通中花时间和精力好奇对方,让对方在好奇的关注中感觉到爱。
2、确认。在好奇对方后,对获得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表达,再次向对方确认,能够让对方感到被重视被爱。
3、差异。好奇是什么?好奇是人的天性,好奇这个人。真正的好奇是关注到差异。自己和对方想法的差异,产生好奇的念头。
4、欣赏。就是正向的好奇。
5、和自己在一起。在面对情绪的时候,先静一静,先和自己在一起,先看到自己。原来任何情绪的发生,与别人无关,只是和自己的潜在模式认知有关。
6、孩子为什么控诉妈妈。因为妈妈的坏情绪,孩子是最直接的受害人。国家的压力给单位,单位给领导,领导给职工,职工回到家给家人,家人最终给到最弱小的孩子。孩子承受了整个国家的压力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