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认识波涛老师是2016年在河南教师读书会群里,因为她是管理员。对于新手入群,梁老师总是要发几张图片普及一下入群的规则。所以,波涛给我印象就是两个字:严肃。透过屏幕我仿佛看见了一位戴着眼镜,正用冷冷的目光盯着你看的,“死板”小老头儿。
不料这样的形象,在一次交流会上,谈到焦作武陟中学的薛志芳校长时,完全颠覆了。薛校长是一位知识渊博,爱好读书的男士,他的名字包括他的QQ图片却像美女。所以,那晚薛校长调侃着解开了自己的性别之谜。随机就谈到了梁波涛老师,原来波涛老师是一位美女姐姐。
后来和波涛老师进一步认识,是读了她的“豫西南有个天使班”里的几篇美文。于是加了她的QQ号,后来有了微信,就添加了她的微信,成为了从没谋面的好朋友。
再进一步的接触中,我发现梁老师说话办事干练,绝不拖泥带水。也理解了她作为一名管理着近千人的大群,那种辛苦和不易。有一次我分享写的一篇小文,没想到点住河南教师读书会群里了,梁老师私聊我时才发现。按照群规,没有经过管理员同意,是不能在群里随便发链接的。那一刻,我吓坏了,但我确实不知情。梁老师原谅了我,非常感谢她的网开一面的温情。
也许是我经常也写一点小文缘故。有一次梁老师在微信上和我联系,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一个日更群?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想和优秀的人为伍。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自从加入这个群后,每天一篇文章坚持着,我已经坚持了五百多天,但,群里的张爱敏老师已经坚持了七百多天,波涛老师和树丽两位姓梁的老师也已经坚持了四百多天。这“二梁”是群里的领头羊,每天早上最早发文的就是她们两位。让我甚是佩服,敬佩的还有她们的文笔。
九月刚开学不久,波涛老师联系我,想让我参加河南教师读书会的一期读书分享活动。说实话,我不想参加,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全省名家大咖聚集的地方,实在没有那种勇气。这时候,波涛老师鼓励了我,于是,赶鸭子上架,就有了昨晚在群里进行的读书分享。准备的资料不少,但互动不太多,一个半小时的分享,全程紧张极了,结束后,胳膊都是疼的,由于眼睛盯看屏幕时间太长,也是不舒服极了。但我仍然感谢波涛老师的包容和帮助。是她在我有畏难情绪时,推了我一把,让我在专业成长路上了一个台阶。
今晚是cctalk河南教师读书会“布客说”里进行的读书分享汇,分享人是波涛老师,她不急不缓地用近一个半小时给爱好读书的会员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她分享的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从说书缘到说所得,再到说再见。波涛老师用大量事例来阐释她对《给教师的建议》的理解。有学生的、有个人的;有理论、有实践,深入浅出,既有高度又有广度,引起聆听者的共鸣。她的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她的教育情怀令人高山仰止。
这就是我专业成长路上的导师――波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