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三七定律”里的教育
作为父母,自然是全世界最爱孩子的人,但为什么有时候这份爱不仅没得到回应,反而成了孩子的负担?答案很简单:很多时候爱的太满会给孩子压力。我要获得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一定要注意爱的方式和方法。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藏在“三七定律”里,三分道理,七分共情。
给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妨先感受孩子的情绪,再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样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底气:“无论我是何种情况?我都是被接纳,被爱着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共情,当孩子犯错会遇到困难时,父母少一点强势命令的说教,多一些将心比心的共情,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三分监督,七分陪伴
陪伴孩子的亲子时光,不是时时纠错,即刻改正,而是看着还这个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些挑剔。给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氛围,留出自由探索的生活空间。一位心理学家说:“跟孩子相处时,最重要的还是相处过程中的情绪氛围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是负面的。还是愉悦的,是被看见的还是被忽视的,这直接决定了孩子和你在一起时的情绪体验是怎样的。”好的陪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
三分爱己,七分付出
倾尽全力的父母容易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想让孩子成长的好父母要先做自己、爱自己、过好自己。父母爱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应该时刻围着孩子转,真正的教育不是牺牲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而是要努力过好父母自己的生活,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去做最好的自己。告诉孩子,因为爱你所以我更要爱,自己等到我拥有了足够的爱那么我的爱将与你同在,而不是成为你的负担。
三分建议,七分尊重
好的亲子关系都自带分寸感,尊重孩子的隐私,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做选择,做决定的机会,让爱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滋养孩子,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待人接物的基本依据。关心孩子,但别忘了重视与孩子的关系,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亲子关系好了,教育才能变得简单有效。
--摘自《牡丹晚报》
教育周刊
2023年7月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