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关于美国电影《美国丽人》的电影沙龙,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这两个家庭当中所有成员所呈现的性格及行为属性,大概真的是因为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认知,包括心理学的涉入程度不同,使得各位对其的感触也深浅不一。但是,的确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一个人在家中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直观地感受就是每个人都活得如此压抑,将真实的自我完全伪装,偏偏要以面具示人,一个个都如行将枯萎的花朵,毫无生气。同时,也将中年危机呈现地淋漓尽致,失业、出轨(性幻想)、家庭关系糟糕等,都让一个人如临深渊。
家庭中父母呈现的关系,将是孩子对于人际关系形成的第一印象。如果家中,父母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比如爸爸对妈妈颐指气使(明显凌驾于一人之上),若孩子(男孩)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要么对爸爸的权威产生认同,长大后也会对女性群体嗤之以鼻,不屑与其为伍;如果是女孩,可能会对母亲这样的身份感到自卑,可耻,那么未来她可能以更加男性化的角色去获得认同,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男性的权威才是获得通行证的有效手段。对于母亲这个角色,会有不认同,甚至否认。
如果这样说,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但是事情的确可能像这个方向发展,如果家庭每个成员都不自知的话。
影片中,男主的家庭就是明显女强男弱的类型,包括家中的陈设布置、晚餐时放什么音乐,都是女主人说了算。从她的性格来看,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苛责到了让人觉得心疼的地步。尤其是当她(房产中介,事业算又成)没有卖掉那栋房子的时候,关上窗帘,放声哭泣,但是哭了一会儿就开始自己抽打自己的脸,告诉自己,不能哭。由此可推测,在她既往成长的经历中,她是被要求遇事只能自己搞定,千万不能出错,就算出错,也不能表现出自己的软弱的人。这样完全将自己的情绪隐藏在心里,所以,当家中也无人可以理解她内心的软弱时,才更加心疼她。
而父亲则是母亲、女儿眼中的loser,于是,他小心翼翼,像个仆人抑或孩子般一样,太太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女儿也在寻求爸爸妈妈的关注。因为他们都只看到自己,而没看到其他人真实的需要。当母亲指责女儿不懂她的辛苦,没有良心, 自己在这个年龄的时候都只能住小公寓,而女儿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享受比以前更好的一切,甚至直接打女儿的那一巴掌时,女儿都是满脸的惊诧。因为两个人都相互没有看到各自的真实需要。母亲需要女儿对她辛苦的理解,而女儿则将这些物质视若无物,更希望是心灵的关注和询问。
而这,正是我们家庭当中常出现的一幕。母亲苦口婆心地和孩子讲,我这么辛苦,花了这么多钱才为你买了这个。而事实上,孩子对于物质的需求可能并没有那么迫切,那不过是父母的投射,是她内心的小孩没有获得满足,所以才会更加注重物质,其实不过是在满足自己的一些欲望或者成就感而已。
细想起来,可能真的是别人曾经对你什么态度,所以你才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每个行为背后的心理诱因,都是曾经因为一件事情你被如此对待,所以,你才会形成这般的态度。
就好比说,我性格当中最大的缺陷是情绪控制能力差,遇到不顺我意的事情很容易发火,如果一定要找到我如此的心理机制,我觉得可以归结于我母亲。她对我从小到高中,一直都是以责骂或者发火的方式,所以当时我也爱顶嘴,同时,我对于母亲的感觉就是,我以后绝对不要成为我母亲那样的人,遇事爱抱怨,或者发火。然而,事实上,正是这种方式同样对我有影响。当然,我不是怪我母亲,只是说有这样诱因的成分。
当我意识到可能是这样的机制在作祟的时候,我需要觉知,并且打破这个机制。友好地沟通,相比发货,更容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电影当中,讲述了诸多关于心理机制的问题,包括自我的认同,防御机制等。我们需要从众汲取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易理解他人,并明白该如何与之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