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除认知主义学派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两大流派)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精神分析学派)
1、人格组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1)本我:指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像性欲和攻击欲。遵循享乐原则;是《象与骑象人》中的象。
(2)超我:相当于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着道德。遵循道德原则。
(3)自我: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协调者。遵循现实原则。是《象与骑象人》中的骑象人。
乔布斯曾说过“要遵从你的感觉,而不是按照教条生活,因为教条是别人的思想”,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象与骑象人,也就是本我与自我的关系,却往往忽视了骑象人脑中的想法是不是自己的?其实这些想法大多来自权威的信条。文化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大超我、大权威,而每个人最先有具体的超我来自自己的养育者,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是父亲形象的内化,即“内在小孩”“内在父亲”的关系
二、精神分析学派温尼科特的自我理论(提出了很多经典术语)
1、“抱持”——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的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支持。“good enough mother”60分妈妈,能为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这样的环境就是还早最初获得的一个外部容器,孩子把这个容器内化到心中后,形成了高自我稳定性,父母还能做到允许孩子的活力在这个容器内流动,那么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组织力都会极大的滋养
2、野性生命力: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本我与超我冲突后以自我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温妮科特认为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活出本我,活出野性,因为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超我永远不是生命。“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3、自我能量球观点:温尼科特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每个能量球都想伸展自我
三、人本主义学派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1、(1)罗杰斯与马斯洛并称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两位宗师。马斯洛是一名研究者不做心理咨询,而罗杰斯一直在做心里咨询特别重视咨询关系,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
(2)人本主义相信人性本善,反对精神分析的人性恶。人本主义关于自我的看法是“认识最宝贵的,就是你自己。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自己活出来,而不是被文化规范所教化”(你“自己”就是非常好的东西)
(3)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诠释:“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即“‘我’不是别的,就是一个人在过往时空里的一切体验的总和”
2、罗杰斯提出的现象场:现象场是一个人的体验的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
事例:相亲会 测试几十个历史生活问题后互相了解,专注四目相对4分钟就能爱上对方。两个人相爱的过程,就是通过很长时间去了解彼此的体验和现象场,他们同事拥有彼此的现象场和共同的现象场,这就是爱产生的过程。“所谓我爱上你,其实就是通过你来看见我的一个过程”
用鲁米的诗来概括:
“我为什么要寻找他呢?
我不就是
他吗?
他的本质透过我而显现。
我寻找的,只是我自己!”
3、进入别人的现象场:每个重大的体验,就是一个“现象”,而时空就是现象发生时的“场”,他们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现象场
进入他人的现象场:试着变成他那个样子步骤:
a、找到关键细节,让你印象最深的样子;
b、标定这些细节的现象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c、进入别人的这个现象场,成为他的样子,体验他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