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多重要?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是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他在《美育与人生》中说:“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
“美育”不是看看画、弹弹琴这么简单,它在无形之中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和人格。蔡元培先生也说过:“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艺术不仅能带给我们感官的愉悦,还能带给我们心灵的享受、精神的补给。学会审美,我们才能真正从生存走向生活。
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意象世界,而传统色是能够直接解读中国文化的一座桥梁。了解中国传统的色彩文化,了解我们古代传承下来的“高级感”,就是开启孩子审美意识与提升文化素养的第一步。
不同于西方的三原色色彩分类,中国的传统正五色,白、青、黑、赤、黄,和金木水火土一一对应。
四季流转,色彩的起承转合也在千变万化中。而中国传统色彩更蕴藏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古老的文化沉淀。
其实,中国传统色浩如烟海,遍布于诗词、典籍、史书、佛经、服饰、器物、饮食中,被寄予着色彩的美学和历史的故事。悠悠五千载,“祖先的高级感”,何其浪漫丰富,而如今在众多的影视剧中,也从中铸造出更多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