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除了探春迎春四春为正宗贾府小姐外,其他的姑娘都来自外族亲戚家,这里面有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和侄孙女史湘云,王夫人的姨侄女薛宝钗薛宝琴,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以及李纨的堂妹李纹和李琦。
她们在第四十九回的冬天里赶到贾府,精华灵秀会集一起,热爱聚会的宝玉欣喜若狂。
贾府对这些可爱的女孩子是咋样的安排,为何有的有月例,有的却没有。
一.长住和长期投靠的,经济困窘的有月例
这其中包括黛玉、史湘云和邢岫烟。
黛玉是最早进入贾府的,母先亡,然后是父林如海过世,林家断了根基,贾琏在贾母的授意下,安排好林如海后事,带来林家财产,黛玉正式以贾府为家。
黛玉月例二两,和迎春探春她们一样,同样分配四个嬷嬷,和管理钗钏的丫鬟,五六个扫地的丫头,这固有贾府纳入黛玉为自家人的惯例,更有贾母对黛玉的格外关爱。
黛玉被贾母安排在她身边的碧纱橱房间里,还时不时给黛玉零花钱,这是亲孙女探春都没有的待遇,每天供给补身体的人参养荣丸,和一两燕窝的补贴。
贾母四个女儿皆亡,最疼的小女儿就是黛玉的母亲贾敏,如今只剩外孙女黛玉,怎不叫年事已高的贾母百般宠爱。贾府是黛玉唯一的家,虽偶有寄人篱下的伤感,但好在有外婆之爱的情感寄托和月例供给的衣食无忧。
甚至还有闲情与表哥宝玉谈一场恋爱,终究人生的风雨不是缺衣少食,却是风花雪月的辛苦。
史湘云是贾母的内侄孙女,襁褓之间父母就不在,幼时在贾母身边养育长大,与宝玉哥哥一起读书玩耍,后被接回叔叔史鼐家,因家境贫寒,常常做针线活到半夜。贾母心疼湘云幼年失了父母,对湘云跨越辈分之隔,像亲闺女一样看待,打小起供应月例,安排袭人照料,大雪天送上御寒的貂鼠大褂。
贾母插手不了史鼐的家事,但尽可能地为湘云创造物质条件,尽管湘云非长住贾府。在第四十九回,史鼐迁外省大员,贾母舍不得湘云,意欲单独设立房间,那肯定是要安排丫鬟嬷嬷照料,湘云却喜欢与宝钗同住,由此作罢。
从前的湘云偷偷告诉宝玉,有空就接她来贾府,湘云在贾府一改心中不快,活得像一只开心的小鸟,得益于贾母的关照和哥哥姐姐们的恩爱包容。
贾府对经济困难的女孩子家总施以援手,供给湘云月例有这种因素,安置第四十九回出现的邢岫烟也是这样的缘由。
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第四十九回同父母邢忠一起来京城投靠姑姑邢夫人,原指望姑姑置房舍,帮盘缠。
又是一个穷孩子,大雪天只穿着旧棉衣瑟瑟发抖,说投靠可是要长住的。冷漠自私的姑姑邢夫人不置可否,倒是一向刻薄的王熙凤伸出手来,“凤姐冷眼敁敠岫烟心性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温厚可疼的人。因此凤姐儿又怜他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
基于同情和要在贾府长住,王熙凤安排给邢岫烟和迎春一样多的月例钱。邢岫烟的温厚平和不争不抢更让王熙凤喜欢,很少破费的凤姐居然送出一件大红羽纱斗篷,这比克扣邢岫烟月例钱孝敬父母的姑姑邢夫人,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乖巧懂事的孩子总是有好人相助的,后来薛姨妈将邢岫烟做媒给正直的青年薛蝌,也算是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二.短期住的,经济可以的,自给自足的没有月例
典型的是薛宝钗一家人。第四回薛家为躲避薛蟠打死冯渊的人命案,一家人逃到京城,原只想寻亲访友一段时间,再回住京城的旧舍。
薛姨妈先去了姐姐王夫人的贾府,得到贾母和贾政的理解和欢迎,为束缚胡作非为的薛蟠少在外面惹事,薛姨妈正好顺水推舟住了下来,她说:“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意思是她们一家自给自足,不需要贾府的供应,只不过暂借房子居住而已。
没想到,一住住了六七年,薛家说自我供应,当然贾府就没安排宝钗月例钱。薛家经济或许在走下坡路,但厚实的皇商家底不至于短期消耗尽,何况薛蟠也能时不时做些生意。
不过贾府对宝钗也不赖,及笄之年生日贾母出资二十两;元春赐礼宝钗也有一份,比黛玉还过之而不及;酒宴上常常薛姨妈和贾母平起平坐,宝钗与黛玉宝玉一同对待;探春治家时也将宝钗纳入管理人员中;十二个戏子散发众公子小姐,宝钗得蕊官,蕊官的劳务费用出自贾府“官中钱”。
虽无月例,贾府对宝钗却是客气,与金玉良缘颇有关系。
第四十九回堂妹宝琴的到来,贾母尤为喜爱。宝琴的美貌,与为皇宫收集奇珍异宝的父亲走遍四山五岳,见多识广,自然散发出特别的神韵。贾母马上让王夫人认下宝琴做干女儿,拉宝琴与她同吃同住,送名贵的凫靥裘,还赞叹宝琴雪下折梅的《艳雪图》,除夕贾府祭祀祖先神灵宝琴亦有参与。
然而就是这样受款待的宝琴,贾府也未分给月例,因为宝琴的暂居,早年由父亲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此次进京等待发嫁。
李纨寡婶的两女儿李纹李琦只是随母亲来贾府走动走动,做做客小住几天而已,贾母王夫人素喜李纨贤惠守节,非要李婶入住大观园,李婶只得带着李纹李绮在稻香村住下来。
玩过芦雪广联诗,暖香坞制灯谜后,李纨因时气感冒,李婶弟弟又接李纹李琦去了他家小住,等待正月元宵夜宴,李婶一家回头在贾府过元宵。老太妃薨逝,贾母等一大家人去宫中祭拜,李婶母女已回家,偶尔来住三五日。
李纹李琦纯属客人身份,自不必谈什么月例钱之事。
贾府虽是混杂败落之家,对长住的倚靠他们的,多少还是能担得起责任,对穷困的,也能伸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