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有一袋先生买回来的葡萄,放了几天了,今天才想起来,就跳着一只脚去厨房洗。
现在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有时间去逛超市了,所以这些日用品和日常蔬果都是先生去买的,再加上最近脚部骨折,就更是很少操心这些事了。反正先生买了就吃,没买我也不大想得起来就是了。
葡萄可能是因为放了几天或者没有买好的关系,洗的时候,一粒粒全都掉下来,摸着也有些软,就不禁一边洗一边在内心抱怨起先生来。先是抱怨先生,葡萄放在冰箱里面好几天,都不拿出来洗了吃,放的都不那么新鲜了;接着又开始抱怨他不会买东西,挑葡萄的时候不知道该挑好一点的,以至于才放这么几天就坏掉了。我又想起了他前几天给我买的面包,甜的快腻死了,真是一点都不知道我的喜好;接着,这种抱怨的情绪,又迅速扩大到别人身上:妈妈真是的,只知道让我吃,其他方面都不关心我,这次来带的吃的这么多,吃不完放坏了又要扔掉⋯⋯
因为涉猎了一些心理学的关系,当我抱怨了一会儿的时候,我便开始产生了觉察:“噢,我在开始抱怨了”。这个时候,抱怨也没有停,我也没有刻意的去制止它,所以它还是继续了一会儿。
当它自然停下来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我是不是对其他人也会这样,太过于苛刻?因为我内心严苛的父母,常常这样苛责内心的小孩,所以我不光会对自己要求严苛,也难免会把这种苛刻带到周围的亲人身上,抱怨他们的不好,抱怨他们太粗心,抱怨他们对我的好,不够好。
其实仔细想来,什么样的好才叫够好呢?每个人都是有不同的标准呢,那我又为什么抱怨他们对自己的好,不够好呢?也许在别人的标准来说已经做到了九分,而在我的标准里面才够到六分,所以我觉得这些好,都不够好。接下来又用自己片面的认知来判断:噢,他们对我不够好,所以他们都不爱我!紧接着负面的情绪便开始发酵:他们不爱我,是因为我不可爱,因为我对他们没有价值,所以他们不爱我!然后就钻入了牛角尖似的死循环⋯⋯
这样的循环,不知道折磨了我多少年。我在这种不被爱的认知里长大,变成价值感,自尊感都特别低的人,认为自己很可怜,得不到他人的爱!但今天,却因为这一粒粒小小的葡萄让我的内心思索起来。
我以为的,是否就是事实了呢?我一向认知的,是否就是正确的呢?我是否只看到了我缺少的部分,而忽略了那些我已经拥有了的东西呢?
当我认为先生不爱我,所以不给我洗葡萄吃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他给我准备了别的好吃的,可能他觉得那些比葡萄重要,所以把葡萄放在后面;当我以为先生不爱我,所以才对买东西这些事情上不用心的时候,其实我忘了,他比起以前的什么都不会买,已经进步了很多很多;而且他现在还会想着给我买一些好吃的零食了,就像那个面包,虽然不是我爱吃的口味,但我想,当他看到并拿起那个面包的时候,一定是想着,这个东西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所以我要买回去给我家宝贝尝尝;其实这些背后的语言,一定是因为爱!还有妈妈,当她在烹调食物的时候,一定是放进去了很多很多的爱,在每一张烙出来的小饼里面,在每一片清洗的菜叶上面,在每一颗油炸的丸子里面,一定都藏了满满的爱!
在他们的认知里面,这些都代表了爱,而在我的认知里面,精神上的关爱才算是真爱。所以我看不见他们爱我的客观事实,让自己看起来好像个没有人爱的悲剧小孩。而当我打破我的认知模式,放大认知的范围,我才发觉,原来我拥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爱,只不过原来,我把他们隔在心墙之外⋯⋯
写到这里,我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是因为今天这番感悟和思考,让我知道,原来我对爱我的人们的有那么多的误解,这些误解,让我感觉到深深的羞愧和内疚!这些思考也让我豁然开朗,我不是没有人爱的可怜小孩,而是拥有了那么多爱,却不自知的迷糊蛋啊。
一番觉察和思考下来,心口一直压着的一口气,那口每当我觉得自己是不被人爱的时候就堆积起来的气,慢慢的顺着喉咙一点一点的疏散开来,仿佛那么多年来我对他们的怨,随着呼气,被一点一点的带出体外,散在空气里面,被风一吹,散了⋯⋯
剩下的,是满满的感激,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