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进口贸易群体的日益增加,进口食品要求日趋严格,业内的一种声音也被逐渐放大,那就是——“做进口食品难”!
那么,做进口食品究竟难在哪里呢?
高成本
进口食品的成本包括进口食品的货物成本,包括进口合同的成本价及进口费用。其中,进口费用包含很多内容,有国外运输费用、运输保险费、卸货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等。因此,除了准备充足的启动资金之外,还需要好好选择一下合作伙伴。
长耗时
进口食品耗时普遍较长,以进口牛奶为例,牛奶在生产国的检测大概需要8天~10天,然后大部分是经海运运至中国,差不多需要35天。加之报关,商检时间,难免导致部分进口食品到岸已临期的情况出现。
为缓解由于进口食品发展迅速导致的商检部门压力,缩短产品检测时间,有些地区开始推行新政:进口贸易商可主动提供商检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另外,进口贸易商还可以通过提前索要产品在生产国的检测报告,以便顺利完成产品检测。
各种不合规风险
中文标签以及原料配方合规,应当是做进口食品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了。
>>>>
中文标签
经常看见经常有人问,做进口食品,一定要有中文标签吗?为什么标签总有被打假的风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同时使用中英文标签的,外文应与中文强制标识内容和选择标示的内容有对应关系,即中文与外文含义应基本一致。此外,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或原产地区的名称,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可不标示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原有外文的生产者的名称地址等不需要翻译成中文。尤其注意,外包装标签与内包装标签必须保持一致。
Note预包装食品标签新规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19年第70号公告:自2019年10月1日起,取消首次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备案要求。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作为食品检验项目之一,由海关依照食品安全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进口商应当负责审核其进口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审核不合格的,不得进口。
来源:节选自海关总署最新公告
>>>>
配方合规
在选择进口食品前,需要仔细审核配方,看其配料表中的原料是否都具有可用依据、并合规使用,且无违法添加;配方中的添加剂以及营养强化剂是否超出范围和限量添加等。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进口食品常见的一些风险,然而,想真正做好进口食品,需要提前规避的不合规风险远不止这些,从产品本身到经营全过程,无一不需要好好重视。
福利来了!!!
如何规避进口食品的过程风险呢?
食研君联合华测瑞欧重磅推出了《中国进口食品合规实务》课程,带您了解进口食品全过程的风险与控制方法。
4月20日-5月4日还有更多课程优惠,微信搜索公众号“食研君”(syj_21food)回复数字“13”,参与进口食品合规视频资料学习,将有机会获得现金红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