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夏的行走与挑战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今年夏天,我有幸加入了赵培丽名师工作室,遇到了优秀的恩师赵培丽老师,还有生活工作中的榜样伙伴们。在工作室学习的大半年中,我有过焦头烂额的无助,有过啃读叶老专著的艰难,有过承担任务后的焦虑,有过文章发布在公众号的欣喜,有过一路阅读打卡的坚持,有过挑战自我的快乐,总之,在变与不变的生活交织中,有挫败、有迷惘、有彷徨、有笃定、有醒悟、有惊喜、有担当,更有成长。感谢这一段交织着忙碌和奋进的经历,让我融入了现实中的尺码相同的学习共同体。寻找高人,寻找明亮的那束光,链接更广阔的世界,汲取满满的能量,直至自己也成为能量的一部分。
在赵培丽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工作室的伙伴们在学习共同体的助推下,参加了一系列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读书学习研讨活动,以此厚实我们为人、为师、为学的综合素养。比如,有针对研读统编教材习题开展的专项研修任务、有基于省级课题《初中原创作文依托教材写作支架评修的策略研究》的展示课例研讨、有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每周读书笔记、有不同课型(多文本、复习课等)的教学设计等等,每一次的活动都使投入其中的我们成长。
因为记性太差的缘故,通常我听讲座、观课时习惯于录音,用最笨的方法手抄笔录,过后再复盘梳理,所以,我的笔记本大大小小的已经有16本,看着书橱上摆放的重重叠叠、蔚为大观的读书笔记,各种颜色呈现的潦草文字,还蛮有成就感。记笔记已经成为我的习惯,阅读经典书籍也是如此,除了书上的批注以外,我也喜欢把文中的金句做整理,这种不辞辛劳的惯性劳作,是我的一个弱点,有条理的更清晰的记笔记是我接下来要努力实现的,每每看到别人用简洁的思维导图整理笔记就很羡慕,一目了然,真正让思维可视化。
在工作室成长的时光里,我看到了赵培丽老师勇猛精进的责任担当,体会到她宽厚、博学的大爱情怀;从优秀的伙伴们在活动中激情澎湃,洋洋洒洒的文字分享中,收获了很多教育教学上的启发,也每每被大家敬业爱业、积极进取的精神所感动。所有的这些都激励着我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团队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经常提醒自己要“担我责,尽我力”,为工作室的建设和各位学员的成长尽自己最大努力。
自2021年6月以来,工作室的伙伴们在赵培丽老师的引领下认真读书,潜心学习,坚持每周撰写一篇读书笔记,一月中可以交一篇随笔或下水作文,记录读书所得与成长痕迹。我目前共撰写30篇,其中有27篇读书笔记,两篇下水作文,一篇生活随笔,文字达101778字。从2020年秋到现在,我共记录475篇日记,在简书写下了65.8万字。看着这些数字,确实让我大吃一惊,让我不敢相信慢慢的写起来竟然能够积累这么多,虽然我的文字很稚嫩,思考很肤浅,我只觉得,这样做之后,精神有了归依,生命有了意义,心里有着不虚度的幸福感和踏实感。三、秋的迷惘与突围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