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闻萍
有一种情,一生只此一遇,不在邂逅。有一种情,很纯很真,不惊不扰,彼此遥遥相望。既不用刻意维系,也不必小心翼翼护养,这就是山里人对曾经给予他们生命馈赠的三姓圩情怀。
三姓圩,对于80后是陌生地,是一段不可思意的传说。但对于我们这些50、60后的山里人来说,既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回忆,又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三姓圩是一片荒芜的河滩。春水来临时,一望无际的河水,白浪涛天。冬枯水去,河床蒿草丛生,芦花茫茫。这片荒滩水域,属于宋、孙、左三姓共同管理和使用,故名“三姓圩"。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大力兴修水利,筑堤围河,拦水造田,使这片荒芜的河滩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丰收的大粮仓。土地改革时,因山区人多田少,政府把圩区富裕的圩田,分一部分给山里人耕种,因此就有了在词典里也找不到的“三姓圩"一词,三姓圩便成了我们这些山里人特有的名词。
我的故乡——钱铺的三姓圩,座落在铜陵市枞阳县的横埠河下游,横埠和汤沟之间的圩区。以大队为单位,各生产小队在三姓圩都盖有队屋,常年驻人田间管理,农忙时,山里人在忙完山里的活后,由队长带队,全队身强力壮的劳力,自带粮食、工器具、棉被和换洗衣服等,统一行动去三姓圩突击干活。清晨,山村还沉静在一片夜幕中,好事的雄鸡便早早打鸣,催醒了熟睡的人们,草草吃罢五更饭,在村长的一声号令下踏上了去三姓圩的路途。三姓圩冬日北风啸啸,夏天烈日炎炎,勤劳的山里人,顶寒冒暑,不辞劳苦,忙完了春播忙双抢,忙秋收,年年轮回,年年在重复着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到1986年,也就是第一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第四年,山里粮食能够保证山乡百姓的日常生活并有了积余。政府尊重老百姓耕种三姓圩田不方便等诉愿,便实行了个体户承包耕种和赠送给当地横埠镇百姓耕种的方法,结束了三姓圩的农耕生活。
我第一次去三姓圩是我十二岁那年,也就是1979年的夏天。那时家里人口多,工分少,生产队照顾我家放养一头黄牛,牛去三姓圩耕田,放牛人也要去放牛,因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暑假我便产生了随牛去三姓圩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同意。父亲是位老师,不需要去三姓圩干活的,于是委托队里的一位近房叔爷关照我,母亲连夜用土工布手工给我赶做了两件短裤头和一条洗脸、洗澡和披身遮阳并用的“大手巾″。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便随着人、牛队伍,经左岗,过孙岗,再把牛赶下河(孙岗大桥处),人乘坐木船过了河,就到了三姓圩。站在河堤上,放眼望去,金色的稻谷似碧浪涛涛的大海,一眼望不到边际。纵横交错的河沟里,荷莲碧翠,荷花婴红,在微风的吹拂下,送来淡淡清香,诱人心肺……叔叔们白天干活,我们放牛娃下河割牛草,晚上还要到水草丰盛的河滩上放牛,累了一天的老牛在河滩上尽情的享受着它的盛宴,我们几个放牛的小伙伴们,则下河洗个澡,把“大手巾"铺在河埂柔软的草皮上,平躺在上面,仰望着蓝得无底的星空,数着那无数的星星,回味着那“河水煮河鱼".清水烧冬瓜的清香,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岳父是七十年代的老基层干部,三姓圩是他当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隔三十多年后,有幸我们再次踏上了这片沃土,看一看三姓圩的今天,帮老人找一找当年的感觉。深秋的三姓圩,田野里金黄色的稻谷像秋姑娘的长发,在秋风里翩翩起舞.还有那绿绿的小草,在秋姑娘的吹动下也渐渐变黄,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衣服. 秋姑娘也来到小河边,水面上波光粼粼,一条条鱼儿在水里嬉戏,有时会越出水面,好像也来迎接秋姑娘。河水悠悠,放养的珍珠浮标,在这平静如镜的水面上,画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平行线,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是粒粒珍珠在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干涸的河叉是白鹭的天堂,群鹭起舞,翩翩飞翔,甚是好看。 远处的丛林也被秋姑娘染成了微黄,夹杂在金黄的田野里,一眼望去像金色的海洋波浪起伏. 夕阳西下,整个大地好像被涂上了五彩缤纷的颜料,像一幅巨大的图画. 秋姑娘又给三姓圩带来了丰收,带来了喜悦,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和无限的快乐.。
岁月,象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成长和历练被流逝的年轮匆匆碾过,留下的,都是生活本色,不论圆满,还是缺憾,都是风景。
三姓圩,是我人生的第二故乡,你曾经也像母亲一样,用那甘甜的乳汁喂养过我,你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虽然你不在为我提供所需,但我依然爱你,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