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家人
龙母村的故事(6)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的不幸。这位托老师,真是贵族大老爷,他所描述的上流社会的家庭,只占人类社会的百分之几,根本不具备代表性,让毛老师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余百分之九十几的家庭:
穷人家庭的不幸,全是一样一样的:没钱!
多年来,我冷眼看着一大群屌丝,追崇着后宫戏、豪门恩怨戏、大观园戏、高富帅与白富美戏,摇头叹息,一言以蔽之:
“吃饱了撑的!”
穷人的家庭,多是悲剧,又穷又病的家庭,则是生死一线天!
老何夫妇,60余岁,儿子小何,29岁,龙母村村民。老何父子,在外打工,何嫂持家,摆弄点地,过着平淡和谐的日子,这是大多数龙母村人的生活方式,全村3700多人,只有1800亩地,没有人靠土地生活。但是,几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生活全乱套了,
何嫂患上了尿毒症!
能不治吗?那是妻子、母亲的生命,先是为儿子准备结婚的钱没有了,接着房子卖了,老何小何拼命打工,也不够透析的钱,举债度日,度日如年,万般无奈,求救村里。
我们村委会,有个小厨房,妇女主任马华兼着厨娘,平时吃的很轻淡,但那天中午,加了个烧鸡和炸鱼,龙母村村民,到村里办事,就像邻家串门一样,一则村干部是民主选上来,选民就是上帝,二则大家相识多年,几代人的相识,三则拐弯抺角都是亲戚,既是亲戚又是邻居,比如,龙母村的胡氏家族,多达150多人,这和去政府衙门办事,完全是两种方式。
何家三口人,和村委会几个人,同在一桌吃饭,嘻笑怒骂,其乐融融,大家都不说那个敏感的“钱”字,何家人张不开嘴,村委会无力承担,各级政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这个连政府都不是的自治机构,又能怎样?
没有本事的同情或者是愤怒,都是苍白无力的。
最后,王书记说:“咱们村集体还有四间房,在四队水库附近,下午纪村长去收拾收拾,你们住下,别去租房了,村里的房,白住,住到什么时候都行。”
何家人感恩不尽,我们几个村干部心情沉重,并没有帮助别人后的愉悦。
我仔细观察何家三人,脸上没有一丝的悲哀,何嫂的两只前臂,打吊瓶都瘪下去了,而脸色青黄,已近尸色,我洞悉人性,知道何家人,只是强作欢颜而已。我有机会和他们深谈,但我无力帮他们,何必去触及人家的痛苦,我的哥哥姐姐,一样的重病在身,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这类悲惨家庭的故事,都是千篇一律的,
可毎一篇都像一把钢刀,剜得人心痛!
我来设想何家三人的真实表现吧:
何嫂:“我不要治了,让我死,不要卖房子啊!”
老何:“你不能死,死了这个家就没有了。”
何嫂:“钱都没有了,这么多的饥荒(东北话,债务的意思),儿子怎么结婚呀?”
小何:“我不要媳妇,我要妈呀!”
三人抱头痛哭。
何家的未来,清楚明了,指日可待,但也闪着人性的光辉,悲惨如何嫂,又是令众多女性羡慕的,患难见真情,终生得到丈夫和儿子的挚爱,倾其所有的挚爱,在这个冷冰冰的金钱社会里,真情难寻,
难于上青天!
再说小何吧,家徒四壁都没了,现在上《非诚勿扰》,有48盏灯,也灭了。但是换个角度看他,这是个有情有义的小伙子,情义无价!我的朋友圈里,有几百位姑娘,我了解她们的择偶标准,但我觉得,钱也后会有,小何实在稀少,他能倾其所有救母亲,也会倾囊而出爱妻子孩子!
人世间,悲剧太多,而摩西、普罗米修斯太少,期待这篇小文,可能会对何家有所帮助,
也许上天会有见证奇迹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