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次拥抱的力量
我正在做一次全国巡回演讲的时候,母亲突然打电话给我,说父亲被查出来癌症晚期
我急忙暂停我的演讲计划,收拾行李准备去看望父亲。
我买到了当天最晚一班去我父母居住城市的航班,大概四个小时以后我能回到家中。在飞机上,我回忆了我的家庭和我的成长经历。
我父亲的一生,是充满了抱怨和挫折的一生。他很聪明,然而怀才不遇,事业几经波折却并未成功;他和我母亲的婚姻也非常的不幸——总是吵架,或者相互冷战,我不明白上帝为何偏偏要把两个敌人绑在一起生活。父母这种不和谐的婚姻对我的伤害非常大,每当他们彼此怨怼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上帝啊,请让我能活过这个时刻吧。”
虽然我爱我的父母,但是我心里对他们也充满怨恨——我受够了和他们一起的生活,我要离开。当我长大以后,我选择了离开父母,去到另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我对婚姻充满了恐惧与不屑,不论我多么爱一个女人,我都不会和她走入婚姻。
工作以后,我和父母联系也非常稀疏,如果我去到他们在的城市出差,我会找时间和他们吃顿饭,平时每周打个电话给他们。
仅此而已。
当母亲说医生告诉她父亲大概只能再活4个月的时候,我非常震惊——我从没想到父亲会突然离开我,虽然我不愿意和他一起生活,但我还没有准备好和他告别。
当我走进的医院时,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想要和父亲连接,我想要重新和我的家庭连接,这也许是我最后的机会。作为一位心理学专业人士,我非常清楚家人之间强烈的情感连接对家庭成员的生命有多大的作用。我为很多客户做家庭治疗,然而我自己却不愿触碰自己家庭的创伤。这一次,我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意愿——我想为我的家和我的父母,做出改变。
和父亲共度了几天以后,我对父亲说:“爸爸,我能感觉到你很难受。现在我很内疚,之前我对你和妈妈太疏远了,但是我真的很爱你们。我怕我来不及告诉你了。”
我凑近他,准备给他一个拥抱。
当我伸出双手准备拥抱他的时候,我看到他往后缩,脸上出现厌恶的表情。父亲是德国人,在他的文化中,不赞成男性表达内心感受,任何情绪和爱的表达都会被看成一种软弱。为了“做个男人”,他关掉了自己所有的感觉。那一瞬间我心里挫败极了,我很想对他说:“我根本不需要做这些你知道吗?如果你还打算继续给我这样的冷酷,那就这样吧。”但我深呼吸了一下,仍然用双臂拥抱着他,说:“好了老爸,我真想给你个拥抱。你不打算抱抱我吗?”
我感觉到他浑身都僵硬了,他缓缓地将双臂搁在我背上。我得寸进尺地说:“老爸,来抱紧点。对,对,就这样。再紧点好吗?非常好。谢谢你老爸。这样就可以了。”
第一次拥抱完之后,我看老爸表情尴尬极了,他推辞说自己累了想睡。我也就离开了他病房。
当我小的时候,父亲交给我很多知识,唯独缺少如何表达情感。而现在,我打算教我父亲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动作——拥抱。当他抱紧我的时候,其实一件神奇的事情就在我们之间发生了,那种我们父子深爱彼此的情感慢慢萌芽。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见面只是打个招呼,一起吃饭却无话可说,那种隔阂在我们之间越来越大,第一次拥抱的时候我们都很尴尬。
但我已经下定决心要成为我的家庭中爱的资源,我不再要求我父母给予我爱,我要给他们爱,给他们示范如何表达爱。
从那天以后,我每天都会拥抱父亲好几次。刚开始几个星期他都不习惯,他甚至对我说:“够了,够了,我还要和你玩这个游戏玩多久?”后来他会对我母亲说:“噢,看看你儿子,他又要来抱我了。好吧。”再到最后,我们可以自然地拥抱,通过拥抱感受对对方最深的爱,我们可以拥抱着讲话。
从我第一次拥抱他,到最后我们都享受彼此的拥抱,我拥抱了他两百多次。
他这次生病,为我们整个家庭的关系提供了一次转机。在照顾他的过程中,我们这个家庭因为互相怨恨、压抑爱和愤怒而造成的创伤开始愈合。
神奇的是,我父亲的癌症并没有按照医生预言的速度发展。半年后他出院了,在他身体好的时候,他开始和我母亲去旅行,或者去我住的城市探望我,他有时还会去到我的课程中。我们的家庭关系从来没有像我父亲最后这几年这样好,我们习惯了拥抱对方,他也开始拥抱我的母亲——几十年后,他们又找回了当初那种彼此相爱的感觉,甚至更加相爱。我父亲又活了四年,在这四年中,他感受到了来自家人和世界最温暖的爱,他也开始表达和给予别人爱,他的情感就像一株茂盛的树,充分的汲取养分,又为这个世界贡献着自己。
然而,生命得到滋养的不仅仅是他,还包括我自己——在这几年里,我对婚姻的恐惧感也渐渐缓解,我开始了一段认真的关系
二、关于“拥抱”的研究
人类需要连接才会快乐,身体连接是人类连接的基础。
触感是我们出生时唯一一种发展得最全面的感觉,它是人类发展其它感觉的基础,人类会采用身体接触去传递信息。如果说语言是后天习得的信息传递技能,触感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信息传递技能。
触感对于信息传递到底有多可靠呢?
2009年,心理学教授Matthew Hertenstein招募了一群志愿者,让他们去寻找一些陌生人,通过触碰传递出自己的情绪。然后这些志愿者再询问陌生人他们是否可以准确收到自己的情绪。这次试验中,大概有78%的情绪(无论是愤怒、恐惧、厌恶、爱、感激、同情、快乐或者悲伤)都能准确被感知。
那么,除了传递情绪,触碰还有别的作用吗?
Sonja Lyubomirshy 教授曾有一个研究,她将学生分成两组,给一组学生一天至少五次拥抱,持续一个月,另一组则没有。一个月后,他们发现获得拥抱的那组学生感觉更加快乐。
Sheldon Cohen 教授是一位专门研究压力和疾病关系的教授,他在2014年的一次研究发现,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及更频繁的拥抱,可以保护人们更少的患上和压力有关的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甚至癌症。
如此说来,人与人之间的肢体接触,尤其是拥抱,可以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拥抱在家庭中有多重要
拥抱是人类天生的习惯,然而在很多文化中,拥抱并不是一种被鼓励的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里并不存在“拥抱”的习惯。和所有情感表达的行为一样,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并未和父母建立起拥抱的习惯,拥抱这种行为会在家庭中消失。情绪表达的通道消失之后,一个家庭中的各类情绪都会被压抑,消极情绪的压抑可能会转换成怨恨,而积极情绪的压抑会使人们疏远。一个家庭之中,情绪表达通道越畅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越融洽。
如果父母能够从小帮助孩子养成“拥抱”这个习惯,就是帮他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情绪通道,这个通道对他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有积极效果。更重要的是,当一个人形成某种习惯以后,他会将这种习惯传递到自己的后代中。所以,如果“拥抱”这一行为成为一个孩子的习惯,它将如同传家宝一样在家族后代中传递下去。
如果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拥抱并不是你和你家人的习惯,而你又想要改善与父母的关系,你确实可以尝试从建立“拥抱”这一行为开始,就如同文章开头故事主人公那样,为你的家庭建立这个传统。“拥抱”这个习惯的建立并不难,因为肢体接触是人类天生的需求,被后天的规范关闭了而已。
文/小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