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兹是美洲清教徒的后人,生活在18世纪的新英格兰。大觉醒运动期间,他既是这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这场运动中的辩护者和反省者。爱德华兹认为,在宗教复兴之时,魔鬼借助掺假的手段,让真假信仰混淆不清,真假难辨。使人们陷入混乱与怀疑中,在复兴运动前后徘徊于两个极端:一开始盲目推崇一切宗教情感,后来又盲目拒绝和忽视一切宗教情感。为了回应这一问题,他藉着《宗教情感》一书处理了一个很重要的神学问题——辨别真假宗教情感,也反击了当时以庄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旧光派。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为了教会史上一位伟大的神学家。
从《宗教情感》一书中,不难看出爱德华兹是一位既有强烈的情感,又有冷静的理性的人。他对情感如此熟悉,有切肤之感,而分析起来又不失理性。理性与情感在他身上有一种奇妙的合一与平衡,那是一种美,在历代圣徒和神学家中是少有的。《宗教情感》并不仅仅是一本辨别真假宗教情感的指南,也可算是一本逻辑严密、严肃的神学学术著作。
读《宗教情感》总体的感受是:作者谦卑、平衡、柔和中立场犀利而坚定。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什么是情感,什么是宗教情感,以及宗教情感在宗教重中的地位。列举了十个理由说明为什么宗教情感在宗教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第二部分的论述非常缜密、精彩,他列举了十二种现象,从两个正反面论证这些现象不能证实宗教情感,也不能证伪宗教情感。看似矛盾,实则是他的智慧与高明之处,彰显了真理中的平衡,不偏不倚,不绝对化某一方面。而且判断人心的权柄神没有交与人类。接着便转入本书占三分之二篇幅的的真宗教情感的明显标志,共十二个。这是本书的第三部分,也是主体和精华的部分。在本部分的末尾,爱德华兹用相当的篇幅论证了“基督徒的行为是表明信仰真实性的最佳证据”,由此证明自己所坚持的“基督教是实验性宗教”的观点。正如雅各书中所言:“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而从书中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信心的行为是假冒伪善,自私自利的”。
在第一部分中,爱德华兹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真宗教很大部分在于圣洁的情感。而原文中,情感一词他用的是affection,这个词的动词是affect,表示客体影响着主体,也就是圣灵影响着我们。我想可以这么理解,真正的宗教情感并非出于堕落后的我们自己的本性,乃是在圣灵中被更新与神恢复关系后生命情感的流露。他把情感定义为:“人心中意向和意志较活跃而明显的活动。是行动的源泉”。他强调真宗教具有美感,他也表示“真宗教不光是情感,但它于真宗教如此重要,以至于没有情感就没有真宗教。”他从普遍恩典的视角分析了在人的生命中,存在着各种情感,不容人忽视;接着又描绘了各种情感在圣徒大卫、保罗和约翰,还有主耶稣他们的身上,以及他们的言语中是如何体现的。从圣经的角度证明了宗教情感在信仰中的地位。
无论是在第二部分还是在第三部分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爱德华兹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这些剖析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的透彻领悟之上的,而对人性的透彻领悟的又是基于他对神和神的启示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自然的陷入自我审视与反思信仰的状态中,不断地去回忆、刨开、分析自己的情感是否是真宗教情感,是否是假冒伪善,不断地去反思自己与神的真实关系。也反思一些周围的弟兄姐妹的行为,但不轻易做判断。他口中的“圣洁之美”和“对神圣事物的感知”那么美好,而似乎我也尝到过一些,所以又显得更加有魅力,令人渴慕。他不仅牧养了18世纪新英格兰的北安普顿的那个教会,也牧养了今天的我。这也是古旧常新的福音美的地方,藉着同一个真理牧养了穿越两百多年的人。
上帝看人不像人,看外表,乃是看人的心。所以一切外在的行为表现都不能绝对说明什么,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唯有神能看透。一切的外在表现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来源或原因,一个人善于谈论宗教,有可能是出自高尚的动机:见证神荣耀和大能;也可能出自邪恶的动机:只是为了自己的荣耀,自我表现。一个人常常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或积极履行外在的敬拜责任,也并不能证明这些情感是否具有真宗教的本质。因为这些有可能是受到恩典感动后,积极行动的表现。但也有可能是,如同神责备以色列人时说的:“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外在表现不能证明内在本质。
将第三部分“恩典情感和圣洁情感的明显标志”的内容总结来讲,首先,恩典情感和圣洁情感一定是来源于三一上帝。一个人,被圣灵感动,才能认识到上帝美善本质,被上帝本身吸引,而不是这些美善与自己有关或对自己有利。因神圣事物的道德之美而生发热爱之情,这是所有圣洁情感的源头。恩典的情感来自圣灵正确的、属灵的光照,因为被圣灵光照后才能理解或领会神圣事物。这些都不是凭感觉,或飘忽不定的幻想,而是有属灵的确信,相信神圣事物完全属实,不容置疑。当在圣灵中被更新,有确信,被上帝的美善吸引,热爱神圣事物的道德之美后,生命会呈现福音中的谦卑,即认识到在上帝的圣洁面前,人是彻底匮乏、可鄙、可憎的。人的本性被福音改变,慢慢开始有了基督的性情:慈爱、温柔、安靖、饶恕和怜悯的心肠。然后有了耶稣身上的温柔。这些都是恩典情感和圣洁情感的真情流露。最后,圣洁情感平衡,具有美感。不是偏向于某一面,比如只有敬畏而没有平安,只有狂热的爱而没有理性,只有忧伤而不肯受安慰,或者是只有一种情感个别强烈,而其他都很微弱。
我想,一本好的属灵书籍,便是让人在读的时候,把人带到上帝的面前,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信仰,自己与神的真实关系,吸引、激励人去不断的追求圣洁、美善的上帝并活出信仰。而《宗教情感》便是这样一本书。而且也充分展现了真理中的平衡与美。最后,想用课程结束时林老师说的一句话勉励自己:“与其把书中的内容视为分辨宗教情感真伪的标志,不如把它视为爱德华兹鼓励我们继续追求成圣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