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又是一遍,看样子所有的老师都一个样,对于重点总是一遍一遍不停地重复。佛祖老师第N次提到钱财布施了,而且钱也越花越多,你看都用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来布施了。后面还是不忘问一句得到好处多不多?同样须同学还是很知趣地应上一句:很多很多!
整段话给人的感觉就好似福德是可以用钱买到一样,而钱是花钱越多福德越厚的那种。佛祖老师整个一个福得批发商。至于后而那句佛氏三段论,就是有福德的意思,当然也是要求你对这个福德不能认死理。
比较有意思的是佛祖老师第一次没有插播广告。合着以前的N减一次钱财布施的重点都在插播的广告上,而这一次才是货真价实的钱货交易。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那么花如此大的钱财买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福德呢?
如来悉见!
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虽然须同学是非常果断明确地否定回答了佛祖老师的提问,但须同学这里用了个"不应",而非是不可以、不能。联想到后面的佛氏三段论,就很容易把这句话理解为是一段简省的如来悖论:不应具足见则见,具足见则不见。
当然这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也在这里。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重点要领会掌握:"具足"、"色身"、"见"三个概念。
毎读佛经(虽然也没读过多少),总感觉佛经啰嗦而玄奥,不好理解。其实好多是因为门外汉心中的敬畏,往往把简单的东西往复杂处去理解了。再来看这里的三个概念:
具足:具同俱有完全的意思、足也是完全完整的意思,具足就是全部所有。
色身:佛教里有色识想行受、眼耳鼻舌身,色身指的就是个体的人的从感觉到思维的心理过程,也可理解成个人对各个外界刺激(色)的一个心理感觉(身)的过程。
见:体验、理解、解开。
如来因悉知而悉见。我们因为弄明白了有情人类的心理过程,弄明白了我们为什么会生成执念,弄清楚我们烦恼苦难的源头。所以我们对各种心理感观不再执着,解开了我们心里面那个越来越的正反馈的死循环。
如来悉知悉见,我们用另外一个词语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来理解这个悉知悉见。那就是:明心见性。弄明白我们心理活动的规律,理解我们各种心理活动的本性,理解我们各种欢迎苦恼的根本原因。再加一个<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到过的词语:还至本处。
我还是再拿我心爱的水蜜桃来简单举例说明一下吧。吃桃子两种体验:吃到桃子时好吃开心,吃不到时想吃并因想吃而吃不到心生苦恼。而吃不到往往是常态。
然后我弄明白了这其中的心理原理。桃子好吃是因为大自然给了对人体有益的有营养的桃子一个好的口感鼻感,然后我们却因为这美好的感观刺激孜孜追求越陷越深而陷入苦恼。进而忘了吃桃子是为了其解渴解饥的本来面目。这是如来悉知,这是明心。
接下来我们就要努力去摆脱这个美好感观带给我们的那个陷井了。怎么办?放下啊,戒定慧啊。我不吃桃子,我心静如止水,我大毅力大智慧。终于我不再执着于桃子的好吃,吃东西是为了解饥渴,为了存活,不再是為为了那个该死的好吃。
终于我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了。终于我吃桃子时坦然享受桃子的香甜,吃不到桃子时也不再会执着于那个得不到香甜的苦恼。我用大智慧斩断了那个死循环。这是如来悉见,这是见性。
你看,烦恼没有了,快乐却还仍在。你说福德多不多?古人诚不欺我也!佛祖老师终于没有妄话,没有忽悠我们。福德不是花钱买得的,福德是因为你放下了钱财。因为本来钱财能满足你几乎所有的感观执念,放下了钱财基本就等同于放下了所有的色声香味触的执念。你说其福德还会少吗?
最后,最后又是一个佛氏三段论。好在对这种佛氏三段论我们已不再害怕了。不就是说这个具足色身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发展变化的嘛!
人的一生,从小到大,各种心理不断变化。一时间悉知悉见,志得意满,其执念不知不觉间又涌入心头。所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终是有一定道理的。
具足色身,所有的个体的感观刺激心理活动形成执念,落得"我相"。去相得见,去我相,得我见。然而人众生寿诸相都能得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