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者荣耀分析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使用了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从上面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策略模式主要有两个角色:算法族使用算法的客户。算法族表示一系列的动作和操作,而使用算法的客户就是执行这些操作的主体。

最近王者荣耀大火,争议不断,突然想到用王者荣耀的例子解析一下正在学习的设计模式,学习和玩乐结合是最好的搭配,现在我就以王者荣耀为情景解释分析策略模式的操作。

1. 创建算法族:英雄技能

王者荣耀中每个英雄都有一套技能,每个英雄所拥有的技能都不一样,比如狄仁杰可以施放令牌技能,项羽有霸王斩技能,鲁班七号有无敌沙嘴炮技能,按照Java的封装、抽象特性,我们可以把技能抽象为一个接口,每一种技能实体都可以调用useSkill()执行技能;

public interface SkillBehavior {
    void useSkill(); //释放技能
}

英雄的技能多种多样,我们把每一种技能都封装为一个技能类,实现统一的接口SkillBehavior,这里举例介绍三种技能:

public class ArrowSkill implements SkillBehavior{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Skill() {
        System.out.println("释放暗箭技能");
    }
}
public class KnifeSkill implements Skill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Skill() {
        System.out.println("释放长刀技能");
    }
}
public class GunSkill implements Skill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seSkill() {
        System.out.println("释放手枪技能");
    }
}
2. 创建使用算法族客户:英雄

技能已经封装好了,还需要有使用技能的客户,那就是英雄了,每个英雄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可以施放技能,我们就抽象封装出一个英雄类,每个英雄都持有一个技能对象,并可以调用performSkill()施放自己拥有的技能:

public abstract class Hero {

    public SkillBehavior mBehavior;

    public Hero(){
        System.out.print("英雄出生 ");
    }
    public void performSkill(){
        if(mBehavior != null){
            mBehavior.useSkill();
        }
    }
    public void setSkillBehavior(SkillBehavior behavior){
        mBehavior = behavior;
    }
}

英雄类封装好了,这时就需要有具体的英雄了,这里我们举例了三位英雄,也是我比较熟悉的英雄:狄仁杰、项羽、鲁班七号,每个英雄都须继承自Hero类:

public class DiRenJie extends Hero {

    public DiRenJie(){
        super();
        System.out.println("狄仁杰:代表法律制裁你...");
        mBehavior = new ArrowSkill();
    }
}
public class XiangYu extends Hero {

    public XiangYu(){
        super();
        System.out.println("项羽:我命由我... ");
        mBehavior = new KnifeSkill();
    }
}
public class LuBanQiHao extends Hero {

    public LuBanQiHao() {
        super();
        System.out.println("鲁班七号:魔法大师,智障250,@¥%*&¥#... ");
        mBehavior = new GunSkill();
    }
}
3. 算法族客户使用算法:英雄施放技能

技能和英雄都准备好了,这时候就要应该开始施放技能了:

public class KingGorg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ero mDi = new DiRenJie();
        mDi.performSkill();
        Hero mXiang = new XiangYu();
        mXiang.performSkill();
        Hero mLu = new LuBanQiHao();
        mLu.performSkill();
    }
}

我们来看看各位英雄的输出:

英雄出生 狄仁杰:代表法律制裁你...
释放暗箭技能
英雄出生 项羽:我命由我... 
释放长刀技能
英雄出生 鲁班七号:魔法大师,智障250,@¥%*&¥# 
释放手枪技能
4. 让算法族可以互相替换:英雄可以动态更换技能

在最开始策略模式的概念中有一句话:策略模式使用了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可以互相替换。互相替换是什么概念呢,假设狄仁杰令牌技能使用腻了,想试一下鲁班七号的霸王枪技能,那只需要动态地给狄仁杰这个英雄设置一个GunSkill技能,后面就可以释放鲁班七号的技能了。大家可以发现在Hero里有一个方法setSkillBehavior()。操作如下:

public class KingGorg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ero mDi = new DiRenJie();
        SkillBehavior gunSkill = new GunSkill();
        mDi.setSkillBehavior(gunSkill);
        mDi.performSkill();
    }
}

这时候的输出就是:

英雄出生 狄仁杰:代表法律制裁你...
释放手枪技能

虽然这个例子有点不恰当,王者荣耀也不可能有这种操作,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方便说明问题而已。可以举例一个实际场景:腾讯要推出狄仁杰的一项叫“神捕”的新技能,那只需要再封装一个执行SkillBehavior接口的技能类SeizeSkill,创建出SeizeSkill对象并设置给狄仁杰英雄对象,这时候释放技能时就是新的神捕技能了。

5. 策略模式的特性

策略模式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模式,即英雄要替换技能时不用去改变英雄的类,技能和英雄互相独立,不耦合,可以用下面的类图表示策略模式的结构:


优点:1、算法可以自由切换。 2、避免使用多重条件判断。 3、扩展性良好。
适用的场景
1、如果在一个系统里面有许多类,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行为,那么使用策略模式可以动态地让一个对象在许多行为中选择一种行为。
2、一个系统需要动态地在几种算法中选择一种。
3、如果一个对象有很多的行为,如果不用恰当的模式,这些行为就只好使用多重的条件选择语句来实现。

示例代码戳这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