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是不是等到失去了,你才觉得惋惜,你才觉得珍贵,你才觉得悔不当初?
一个来自伪粉的也许最肤浅但是最深刻的感受。
昨天在农场一起工作的小伙伴的house待了一整天,十二个人包饺子,煮火锅,做甜点。在南半球亚洲食品稀缺的小镇过了个闹腾的一天,配着当地的苹果酒,聊着天,玩着游戏,农场休假的第一天就这么愉快地过去了。
今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的早上九点半,习惯性地刷了下朋友圈,迷迷糊糊当中看到了一个朋友发出的动态。
我一个震惊,有点难以置信,急忙点开微博,还没有相关的热点。自己手动搜索“林肯公园。。。”还没有打完这四个字,后面的文字就自己蹦出来了“林肯公园主唱自杀”。
仔仔细细地看完相关的讯息,又迅速点开FB上他们乐团的官网。
所以,是真的。
很快,朋友圈的一些朋友也开始发布了对主唱查斯特的哀叹与惋惜。
我慢腾腾地起床,走向旅社的洗漱间,关上厕所门,坐到马桶上,呆滞了几秒。
我并不是一个铁粉,在这件事没发生之前,我甚至记不得主唱的名字,记不得每个团员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在前几天发了新歌,没有关注他们的微博,没有关注他们任何相关的信息。
但我为什么难过。
因为属于我自己的林肯公园、林肯公园梦,以后再也实现不了了。
很多人说,一些伪歌迷惋惜的明明不是他本人,而是自己的青春好像也一起被带走了一样。可是每一个80、90的朋友,哪怕只知道林肯公园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都觉得,至少在他们听到这些歌的时候,或多或少给予他们生活烦闷发泄的窗口,给他们治愈伤口的良药,或者激起对这平庸生活的一腔热血。。。。。。已经够了啊,我们沉痛一位巨星的陨落,我们惋惜今后的林肯公园是不是还是完整,而我悲伤于再也不会有那样一个惊艳了我好多年的声音,再也看不到那个在舞台上卖力歌唱,尽情投入的身影。。。。。。
初识林肯公园,是在大二那年,即将回到另一个省份的大学读书。怕旅途无聊,匆匆从电脑载了几首没听过的歌曲到MP3和手机里。
也许你无法体会,一个人躺在长途大巴上,看着窗外辽阔又快速飞驰而去的风景,耳里放着林肯公园《Waiting for the End》时,那种无法言喻的心情,你好像随着音乐在飞,你好像将之前所有困扰你的大事小事,全部抛开。在那一时刻,你是自由的,你没有烦恼,你就是觉得一切一切好像都豁然开朗了。
对,有时候一首歌曲就是有这么神奇的力量,也许是一个前奏,也许是歌词,也许是歌手的声音。而那个近16个小时的车程里,我也单曲循环了近5个小时,直到MP3耗完了电,手机也即将关机。
那是第一次,有这样一首歌,有这样一个声音,给予我从未有的感觉,一直到今日。
而这之后,林肯公园在我很多很多无措的时刻,或是开心的时刻,或是这样那样的时刻,它带给我的,超过了歌曲本身。
15年7月26日,林肯公园在北京工体开演唱会,没有买到票的我,在网上看了直播,他们演唱了我最爱的《Waiting for the End》,一边在遗憾无法亲临现场看看真人,一边在感动还是学生时代熟悉的感觉。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可是,你怎么就选择走了呢?
我还在期待下一场演唱会,无论是哪里,我一定要赚够了钱,去听一次现场,圆了我那次北京之后遗憾很久的梦。
其实我是懒惰的,我明明有那么多次机会可以去到林肯公园的现场,可我总想着,他们还在,有的是时间,即使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没有关系啊,反正以后总有机会看到的。
是啊,有的人你很久很久没有见,可是你知道他还在,所以平常联不联系也没有关系,所以即使离得很远也没有关系,只要他还在,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所以,这算是对我的一种惩罚吗?
因为你总想着以后,因为你侥幸,因为你在挥霍这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的生活,你在浪费这其实越过越少的时间。
这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明白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吧。
我是伪歌迷,我所了解的只有林肯公园曾有过的艰辛发展、主唱查斯特硬核嗓的由来、没有买过他们任何一张正版的专辑;听的是越来越多他们不特别爆火的歌,爱他们从音乐中传达出的态度和精神。
也许我根本就不懂他们的态度和精神吧,但我也不在乎什么态度和精神了,今天我只想听听他们的歌,安安静静地听。
我希望你的离开,是去往下一站的旅程,我希望你在离开的那一刻,有去往下一个未知旅程的心情,即使那或许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我希望你至少快乐过,珍重。
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