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蒙主
想实现财务自由,先给自己找个对标吧!
瑞信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度财富报告》,提供了全球家庭财富和人均财富的数据。
报告以美国作为基准国家,按当地拥有5万-50万美元的财富标准,来界定中产阶层,中国的中产阶级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达1.09亿人。
中国高净值人群增长速度很快。截至2015年,中国的百万富翁(以美元计)数量超133万人,以中国总人口13.6亿计算,大概每1000名中国人当中就有一名。
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工具
存款、不动产投资、保险、金融投资产品(理财、信托基金、资管计划等)、艺术品投资和股权投资,是高净值人群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
仔细看看这些数据,有没有点启发?
中国经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以前利用资源垄断、信息不对称,投机致富的人很多。传统富人的平均年龄50岁以上, 省吃俭用几十年,一笔投资一夜暴富。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达,依靠信息不对称致富的机会越来越少。在未来财富的转移过程中,这种金钱观念和投资策略,想致富越来越难。而只把储蓄做为单一理财手段的人,同样在这场财富赛跑过程中,会被远远地甩到后面。
设立自己的财富对标
很多人都想努力赚钱,但是到底需要多少不清楚,不是太少就是不切实际,过段时间就忘了初心。那么在中国,需要多少钱能获得财务自由呢?高净值人群,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对标。虽然货币贬值很快,但未来10年或者退休之前,至少拥有1000万人民币的纯金融资产,是实现财务自由比较合理的标准。或者换句话说,未来10年,中国高净值人群会再增加100万人,也许成为其中一员,就是你值得奋斗的目标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世界那么大,大家都想去看看。大多数人的财富目标并不是要成为首富,而是在这变化太快的社会中,能淡定惬意地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延迟退休的政策也已经确定,70后、80后、90后肯定都躲不过。
可以预见未来10年 ,医疗支出、父母赡养、旅游等费用,会大幅度增加。我们现在付出的努力,都是为了10年后,能体面的生活。所以,不管你的财富目标是什么,只要不虚度光阴,就无怨无悔。
未来10年掘金路线图
有些大学生还在纠结学历有没有用?上班族还在纠结要不要充电?看看下面的数据。
据报道,超过3/4的高净值人群认为对自己最大的帮助是拓展人脉,其次认为对扩大知识面和增长专业知识有帮助的分别有六成,认为对提高学历有帮助的有35%。对于30岁以下的高净值人群来讲,人脉(87%)和学历(45%)对他们非常重要。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低速增长的时代,如果希望挣大钱,除了工作,还要从现在开始学习使用投资工具,不断寻找更有潜力的投资对象,并形成自己的投资策略。
回顾一下上面的图,高净值人群主要的投资工具都在里面。除了储蓄,其他都需要专业知识。所以,年轻人别动不动就谈梦想,得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径。以下是最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
知识变现
未来,知识变现越来越容易,这对大学生来说很有利,随着付费分享经济进一步繁荣,知识会越来越昂贵。换句话说,以后免费搜索会费时又费力,找不到想要的资料。拥有多项技能的A+B型复合型人才,不仅更适应变化的社会,除了工作还能建立被动收入。依靠知识、信息,年纪轻轻就迈入百万富豪行列的人越来越多。
多种理财渠道
互联网金融、基金、信托、资产管理计划,从0到100万需要的时间最多,需要努力挣钱储蓄本金,从100万到1000万会容易很多。因为,跨过一定投资门槛后,不仅自己投资,还可以把理财,交给专业人士进行打理,赚钱只是时间问题。
信息不对称
虽然,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但专业人士仍然具有更高的议价能力,对市场和行业的判断更成熟,投资更稳健。想办法成为专业人士,拓展获取信息的渠道,或者能付费向专业人士咨询。
不动产投资
以前,有可能买哪都增值。未来,需要对政策进行正确的解读,保持市场敏感,不跟风不恐慌。当然,别都听专家的,要有自己的判断,专家并没有义务免费教育大家。 吃瓜群众,不是踏空就是接最后一棒,总是抓不住机会。 未来10年,只有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更容易发现被低估的资产。合理利用杠杆,实现以更小的资金成本换时间,坐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股市/股权投资
收益与风险相关,股票是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不做功课就闯进股市的人,割肉、爆仓,经常是开着宝马进去,骑着自行车出来,财富一夜又回到解放前。
除了A股,B股、H股、新三板、沪港通,一般都有开户的门槛。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除了满足开户条件,还得清楚风险,对损失有合理的估计和承受能力。
总之,从财富报告中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对标,中产还是高净值人群?自己心中有数,不再空想,你就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附录:
中产阶层,5万-50万美元的财富标准。
高净值人群,即除基本住宅意外,至少拥有100万美元(约670万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即很多书中的百万富翁。
对标分析,又叫标杆管理,也称基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