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396,9-8-4,万章章句上8-4》
【"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
今天是丁酉年戊寅月甲戌日,闰六月廿四,2017年8月15日星期二。今天是日本投降日。
近臣,是在朝之臣。远臣,是远方来仕之臣。简单做个比喻,近臣就是指在岗人员,远臣就是指求职人员。他们自己是怎么的一个人,由对方的品类作为镜子。比如说,如果把近臣比喻为镜子,我们要判断这个镜子归在贤善处?还是恶劣处?由来到镜子前的远臣反映出来。
上两节,孟子通过两种处境,即和平安定时期和动荡危急之际,孔子都秉持择地而外的原则,说明孔子是靠谱的参照者。
当孔子这样的能力反应出来,就有那些不靠谱的人招唤拉拢孔子,比如阳虎、公山不狃、弥子瑕等,他们不是爱孔子的德,其意图是借孔子当招牌,而非迁过改善、同与归善。他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则而不是改变自己。
这一节,孟子指出,人是动态的,依靠持续不断的选择形成自身。也就是说,人不是一次成型的雕塑作品,靠谱的人终其一生靠谱,方为靠谱的人;不靠谱的人,偶尔也干些靠谱的事,但一入一出,反复无常。这就是区别所在。君子有原则,小人则只是偶尔符合原则。
孟子接着对万章说,君子小人是类型区别,观察一个具体的人有难度,那么有一种方法,就是以他整个儿的交际圈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观察他所交往的朋友类型,从总体上把握住他的品性了。孟子说,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方法,观察近臣贤不贤明,看他接待的访友。观察来自远方的臣子贤不贤明,看他投宿的那家主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每个人都会有充当主人或客人的时候,虽然不一定是平时稳定的交际圈中的人,但是做一个怎样的人,则各有相从的类别。依照这个方法,再回头看整件事就清楚了,痈疽和太监瘠环跟孔子不是同一类人,现在却说孔子投奔到这样的人家中,怎么可能呢!以至圣而投靠至不肖的人家,这不符合上述逻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如果孔子投奔这样的人,那还是孔子吗?
人品难辨。看他的价值观和利益权衡。
至此,孟子以"谣言止于智者"的姿态,完成了整体的论证。否定谣言,论证辟谣。揭示天理,维护正义,同时传授了方法。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