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网上看到全球租车巨头Hertz申请破产的信息,想起每次出游前有自驾的念头时,曾无数次接触到这一品牌,去其网站浏览。而在疫情持续肆虐的大环境下,创立于1918年至今已超百年的“老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挫。可以推想,整个旅游行业,该是怎样的萧条,连我的计划都不得不搁浅了。
原本,打算暑假去一次欧洲,按以往的习惯,基本提前半年就要做攻略和准备签证,看现在的情势,不只是今年,连明年能不能成行都是个未知数。儿子开学前还跟我确认:“咱去不了国外,就在国内哪个地方玩一玩吧?”“国内也去不了,安全要紧。实在不行,我带你回一趟大北票吧。”儿子也兴奋得应允。似乎,只要走出家门,不管目的地在哪里,他都能享受出发和到达的过程。
与此同时,又出现了这样的消息,有人建议通过调剂周末再增加6个小长假,先不说,他的提议到底是从谁的角度出发,既然披上“为了扩大内需推动消费的”这样高大上的华丽外衣,就想知道,他凭什么理直气壮地认为,增加假期就能达到既定的目的?他代表了自己还是代表了底层大众。每次调休,都是一万个不得劲,好好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孩子该上的课不能上,更别提可能会一连上六、七天班,那感觉,真是稀碎。
就我们普通收入的家庭而言,一年出去旅游一两次已是极限,生活里除了远方,更多的还是眼前的苟且,所以,拜托这样的提议,还是被忽略掉吧。要么就到网上去调查一下,看真正的普通民众是怎样的反馈?当我的可支配收入不变,当我把更多的支出用于孩子的教育上,当我面对高涨的物价,我只能去压制其他的需求,哪怕是内心蠢蠢欲动、按捺不住,依然不得不保持理智的消费。所以,别拿调休说事了,因为这样的调休,一年偶有一些还适当的刺激一下,多了,反而是那么回事。不如,就真的给我们多几天法定假日,或者让我们的年休假再多一些,这才是真正的为百姓说话。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当然,真是浪费了一次说话的机会。
其实,即便是调休了,我也懒得赶在那个时候出去,自己有过实打实的教训,无论“五一”、“十一”还是春节,都出去凑热闹,说人挤人,一点儿都不为过,我更喜欢在别人上班的时候,请几天假,去想去的远方,纵然做不到独享风景的静谧,起码,不会有肉墙挡住我的视线,不会有长长的排队队伍折腾那宝贵的时间。如果我真的想消费,平时的双休日也足够了呀。
消费的治本之法并不在于放几个长假,而是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从而启动消费。所以,还是让调休,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