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诗人写得最好的乡愁诗,真的是《乡愁》吗?

前言

提起乡愁诗人,想必大家的心中一定都会浮现出余光中先生的名字,那一首《乡愁》实在是耳熟能详,他也因此被称作乡愁诗人,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他最出名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我们小学初中时代便能熟背下来的,现在看来,《乡愁》这首诗确也适合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课本上,全诗结构简单,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等我们长大后来读,依旧能读到其中真切的乡愁情感,但值得我们感悟与思考的是,这首诗是否真的写得那么好呢?全诗直白地将乡愁以物做拟,似乎在这种语句间倒缺乏了些许“诗意的美感。”


比如余光中先生还有另一首《乡愁四韵》,也是语言直白,意蕴较浅的风格。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当时我在读时打心眼里不觉得这是一首好诗,后来在当代文学课堂上,老师朗读起来的时候,仍是没有体会到诗的美感,老师说我们也许无法体会,但如果真的是那个年代从大陆流落到台北的人来读,内心的情感同我们是不一样的。

这句话很有道理,过去的时空已经走远,那时所酝酿出来的情感我们在隔着遥远的这么多年来看,能真正感知到的的确少之又少。而直到那堂课课间老师给我们放了罗大佑的《乡愁四韵》,正是为这首诗谱曲而唱的,歌声入耳那个瞬间,我或许明白了那么一些,浅白语句里蕴含着的正是最平凡却最深刻的乡愁。

赏析

虽是如此,从诗的角度而言,广泛认为余光中最好的乡愁诗并非《乡愁》而是那首不那么为人知的《春天,遂想起》

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实在无法以个体的单一的角度去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但是读一读余光中先生其他的乡愁诗,或许能体会到别样的美感。《春天,遂想起》实在是一首极其优秀的诗,在此我以自身浅显的认知简单分析几处,简单领略此诗好在何处,又何以被那么多人认为是余光中最好的乡愁诗。

春天,遂想起江南,
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
想起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麼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
在海峡这边喊我,
在海峡那边,
喊,
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
多风筝的江南啊,
钟声里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实在是一首极其优秀的诗,在此我以自身浅显的认知简单分析几处,简单领略此诗好在何处,又何以被那么多人认为是余光中最好的乡愁诗。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全诗集中在江南这个意象之上,谈起江南我们会想起什么?是雾气朦胧,是烟柳画桥,是吴侬软语……附着在这篇土地上的,是极其具有民族意蕴的历史文化内涵,不必其他言语仅江南二字便可勾起我们关于文学的种种幻想与底蕴。

诗里讲“ 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

小杜是谁?不正是那个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写“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吗?

苏小小又是谁?有诗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生在西冷、死在西冷、葬在西冷,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正是一代江南才女苏小小,西冷桥畔是她的埋香之所,了却佳人遗愿,又为西湖山水增色,她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梦,为江南这片土地平添了几分风情

随后又提到了吴王和越王的历史,江南也正是吴越之地。除此之外,还有西施的、范蠡的故事,还有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历史,留下了多少民间传颂的故事,时至今日我们还有许多戏曲、评书、改编的电视剧等等都在演绎下江南这段故事……甚至在他眼中,江南的战争都是美的,这是何等的深情与偏爱?

诗人的笔下,处处洋溢着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清远淡雅气息,各种古典意象争诸笔端。余光中曾说:“我后来在台湾写了很多诗,一会儿写飞将军、王昭君,一会儿写屈原、李白,一会儿写夸父逐日,荆轲刺秦。我恍然到,这些都是我深厚“中国情结”的表现。”有着这深厚的中国情结在其中,江南的一切都是美的,那时的他尚在江南——那个后来令他一生都魂牵梦萦的故土。

所以江南何止是中国的一片土地?可以说江南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文化的至关重要的一幅图画,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

试想,如果此诗直白地呼唤中国,呼唤祖国还会有此种美感吗?不会,中国是一个政治概念,意识形态浓厚,较之于江南,缺失了一种诗意的朦胧美感,很难呼唤起人们内心那一份最原始的情义。

至此,文化里的江南已讲完,紧接着诗人开始描述他自己的江南。

余光中祖籍虽是福建永春,但他本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浸润在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风土人情及悠久历史文化之中。

他一开篇就以青少年时期青涩的感情作引,“那么多表妹,我只能娶其中一朵。”家乡的女孩,少年的悸动,两者之间存在着种种可能性,美好而单纯的幻想,而现在那些女孩在哪里?诗人与她们之间隔着一湾海峡,他再难以重回故里。令人伤心的是“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诗人在说:“我们都老了,两岸相隔,政治的、地理的岁月的重重阻隔横亘在我们之间,所以我们就算见面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美好时代了,所以,也不会再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这里引用的也正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典故,后面还有“杏花春雨”(出处可参考《风入松》“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还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随时随地都在扣着江南的味道,这是诗人自己的江南旧事,也是江南的故事、江南的情感,无形之中,诗人将自己的江南也幻化成了许许多多人心中的梦里的江南。

这首诗是写乡愁的,又怎会少得了亲情,少得了母亲呢?母亲和祖国,江南和故乡的意象在某一层面上具有极高的结合性,这也是余光中乡愁诗的惯用手法,前面两首用的“母亲”意象可能稍显生硬,但在这里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对母亲的沉沉思念。他问:“何处有我的母亲?”

他的回答里写到了复活节,前面又写道了清明节,后续还提到圆通寺,在中西文化的交错之中把对于母亲的思念这样一个主题引了出来。

最后则是不断的回环往复形成复沓的韵律抒情,呼唤着多寺的、多亭的、多风筝的、多燕子的江南。

到这里你再看,历史的、文化的、个人的、年少的、亲情的江南都写出来了,唯独没有提政治的,这样就带来了一个能够打动我们的,直至今日我们依旧可以感知的乡愁的表达。

最后再来看一看这首诗,有一个很特别的构造——括号

为什么诗人会在诗中运用括号呢?这在我们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又会带来怎样的体验呢?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

仔细想一想,你在读的时候,如果有括号的话,会不会给人合唱多声部的感觉,放在音乐里来讲,就是带给了我们一种复调的感觉。当括号一括起来之后,好像就是另外的一个声部,或者说是一个旁白,仿佛前面有人在读诗,后面有一个细微的声音在说些什么: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从松山飞三小时就到的”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注:喷射云为喷射式飞机)


这一些话仿若是内心的另外一个声音不经意地流露,最后诗人内心的声音从“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转变为“站在基隆港想回也回不去”,尤其是在这一段不停地在抒发江南,多寺的、多亭的、多风筝的江南,这样一个情绪十分流畅的时刻,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不断用括号的另一重声音强行插入,打断诗歌原有的抒情节奏,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给诗最后抒情的声音带来了一个缓冲,不让诗句过于矫情。如果只是一口气将江南抒发完的话,难免会让人觉得太煽情了,如果是现代诗读得较多的读者甚至会觉得落俗。

而这样突然插进来话语是在告诉我们,前排抒情声音背后现实的、真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是在写一个纯粹诗意的想象幻想里的江南吗?不是,严酷的现实就在诗中,括号里反复在告诉我们,两岸之间离得那么近,我这样地呼唤、这样地沉迷,这样地思念江南与祖国,我是很远吗?很难回去吗?

不是,我在海峡的另一岸,离祖国,离家乡,只用三小时飞机就能回去,可是那浅浅的一湾海峡却让我们离得是那么的近又那么的远。

如果能读到这一层含义,是非常打动人的,他一边在诗意的幻想,一边在严酷地告诉你我身上席卷着的深深无力是怎样的。


1962年,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刻?

我站在基隆港,几乎能看到,却回不去。

这叫什么?

“咫尺天涯”

这也是台湾现当代文学中最让人难受的地方。

所以这首《春天,遂想起》才如此动人。


文:予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