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孩子晚上做噩梦?是什么让孩子在人前不敢说话?是什么让孩子动不动就哭?……今天在这里,高老师将带大家走进儿童安全感建构,找到令您烦恼和疑惑的原因!儿童安全感缺失会引发孩子的行为表现!回想一整天我们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是给孩子种下了"你是值得爱的"还是"我不够好,我慢、我拖拉、我很差……"的种子呢?
在这里,高老师将具体的方法示范给大家,全是干货。当孩子有时跟我们说"我肚子疼"时,我们的回答是什么?是说"为啥疼啊?也没有吃什么东西!"还是能够看到孩子的情绪,也许是他有点紧张。那孩子又为什么没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我们不同的反应方式给予孩子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现场情景模拟,让父母亲身体验孩子的感受。高老师还没讲完,已经有2位踊跃的朋友上台,有这份强烈的成长需要,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们平时跟孩子怎么互动呢?
是事事包办,事无巨细的照顾吗?
当一个孩子一直有口疮,中西医医治无效时,您是否是一直喂孩子呢?
您知道吗?孩子此时的感受是好烦,还不如不吃。我不行,连吃东西都不能自己来。
我们给孩子的爱到底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呢?我们确信每个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但我们要考虑这份爱是否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如果一位妈妈过多的关注孩子,无微不至地超出孩子需要的范围,孩子会有什么感觉?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吗?
安全感缺失会引发孩子出现以下行为表现:恐惧、敏感、惊吓、担心、紧张、焦虑。
应对这些情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一个拥抱,拥抱能够化解一切情绪。也许许多人用了一生的时间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
内在父母:父母对我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对自己,自己对别人的要求。
我们的恐惧往往来自于恐惧自己不够好,来自于别人对我的评价。
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给孩子种下种子,我们是给孩子种下了“我是值得爱的”的种子,还是种下了“我很差劲”“我不配被爱”的种子呢?有时候不在于你怎么说,而在于孩子是怎样理解的。当环境有变化的时候,孩子会用情绪调节内在,进行平衡。如果不让孩子释放情绪的话,他总会找机会把这情绪释放出来,或者指向自己。
我们是否能用最好的状态对待孩子的情绪呢?为什么有时候孩子愿意躲在厕所不出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核心原因--安全感缺失。
安全感的建构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忽略型的家庭:一个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离开孩子,当孩子找不到妈妈时,孩子会有怎样的感觉?我的孩子断奶的时候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噩梦里我们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一个巨大的困境,我伸手求救,却不能从困境里面出来?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我们的心里空吗?当我们因为一些原因,在孩子小的时候突然离开,孩子会非常焦虑,时间久了,孩子会感觉我不重要,我不值得爱,我是一个没价值的人。“遗弃创伤”,要么把自己封闭,要么会到处寻爱,但永远没有人能代替妈妈……忽略型的家庭-我抓不住妈妈,我被遗弃了,我不值得,我没有价值……那么我是不是一直会到外面去找?所有的同事,朋友,领导可以都不可以替代妈妈。
宝贝,妈妈知道了,你受苦了,对不起。这不是你的错是妈妈错了,不是你的错。妈妈现在知道了,让你受苦了。哭吧孩子,就算你哭,妈妈也爱你。妈妈跟你保证,以后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不管发生了什么,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你,妈妈爱你。
感同身受的情景,台下的妈妈们感动到哭。我们从儿时走来,经历着某些相同的时段,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因为你的某些行为,而有遗弃创伤。孩子在最初被忽略时会有伤心和愤怒,当他再也抓不住时他会感到绝望,深深的绝望会让他关闭自己,可是当妈妈回来给予拥抱时他会重新感受温暖,感受爱!孩子的到来他身上表现的那些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呢?
“这不是你的错”,“就算你哭我也爱你”是救心丸;“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是稳心丸。如果一个孩子不能从妈妈那里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如果他不能从家庭里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接纳,那么他在外面的世界也不会感受到爱,他会不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
让我们一起随着高老师看看如何给孩子爱与自由。
养育方式的三种类型
一、吞没型
一位胆小的孩子和一位包办的妈妈。
上了初中的孩子经常生口疮,到医院反复治疗都不见好,后来得知原因在于,妈妈喂孩子吃饭。
爱的错位:我以为我这样是爱你,实际上这是一种伤害。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这种爱是不是孩子需要的。请不要让你的需要占据了我的生命。
妈妈超过界限的爱,让孩子的自信变小,自我变小,让孩子变得不相信自己。孩子的勇气在妈妈那里已经被削弱了。
自己打压的担小的孩子却是希望老师去鼓励他。
吞没型的妈妈总是试图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二、遗弃型
一个妈妈回家总是在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让妈妈陪一会,妈妈的回答总是“等会儿”,等着等着,等到妈妈忙完自己的事情,孩子也已经睡着了,也许这个夜晚孩子会做噩梦,也许会睡不好。
在这个情景模拟中扮演孩子的这位妈妈,在孩子3岁时离开过10天外出学习,与家人没有任何联系,作为一个妈妈,她感到内疚,想借此情景体验一下孩子当时的心情。
当我听到她歇斯底里的哭泣时,被深深的触动了。
这个孩子努力的想要抓住妈妈,却怎样也抓不住,也许他会在梦中哭着醒来。他会认为自己是被遗弃的孩子,是一个不重要的人,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爱,也许他会封闭自己,也许他会到处去寻找爱,但是这些爱永远也替代不了妈妈的爱。
面对遗弃型的孩子,妈妈可以对孩子说这样几句话:宝贝,妈妈爱你,你受苦了,对不起,这不是你的错,是妈妈错了,妈妈现在知道了,让你受苦了。哭吧孩子,就算你哭,妈妈也爱你,妈妈跟你保证,以后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不管发生什么,妈妈永远不会离开你,妈妈爱你。
也许孩子会拳打脚踢,我们只需要紧紧的拥抱他。
“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一粒救心丸,“以后不会发生了”--是稳心丸。
孩子来到这里是为了唤醒我们自己,认识自己、疗愈自己,当自己被疗愈了,才会有力量去影响身边的人。
造成吞没型养育方式的原因是:我不想要的你非要给--太近;
遗弃型养育方式的原因是:我想要你却不给我--太远。
家庭教育就是要寻找平衡,不远也不近。太远或太近都会导致孩子没有自我。
被吞没的孩子会什么也不敢做,因为有一个全能妈妈,他还处在与妈妈共生的状态中。有时候即使没有语言,眼神也能传达感情。
被遗弃的孩子会认为这个世界上谁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没有人可以相信。若孩子不能从妈妈那里感受到爱和接纳,不能从家庭中感受到爱和接纳,那么他在外面的世界也不会感受到爱,他会不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要温和的和孩子说“宝贝我发现你有点不开心,可以和我说说吗?”妈妈跟孩子核对情绪,“宝贝你是不是有点委屈”,“如果你有点委屈可以在妈妈的怀里哭一会儿”。
在事情里孩子的核心认识是:我不够好!在被妈妈无条件爱和接纳时,他的自我就建立了,就有力量了!
爱就是关注到人,关注到情绪,关注到需要;自由就是让他自己去做,去运用方法自己尝试;在妈妈的“爱和自由”中孩子就收获了“自由和自我”!
三、爱与自由型
什么时候应该对孩子优先满足?林文采的《心理营养》中提到,孩子90天之类所有的需要都要满足。
若在此时欲孩子斗智斗勇,输掉的将是孩子一生的幸福。
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我们往往只关注事件,却很少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需要的是关注情绪。
我们可以这样做:
1.宝贝,妈妈看你好像有点不开心。--积极关注
2.可以跟妈妈说说吗?(不问事情)--核对情绪
3.宝贝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委屈。--命名情绪
4.如果你觉得特别难过,你可以在妈妈怀里哭一会儿。--接纳情绪
5.宝贝,你现在打算怎样解决?--给予自由
自由是妈妈相信你可以!不要让孩子重复我们的童年。
当我们把一颗幸福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时,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高质量的陪伴是,能够一瞬间捕捉到孩子的需要,然后全身心的投入,理解孩子的世界里的发生,与孩子在一起。
早期阅读的价值体现在对生命的滋养,和孩子一起看过的绘本,一起哭过笑过的经历是无价的。爱是生命的需要,生命的需要是什么?除了生理的,还有……
没有爱的世界里,人是活不下去的!
看看我们生活中对孩子的关注,多少时候像石头,植物,动物,人?
物质匮乏,精神匮乏的解决的办法有哪些呢?(读书,交流,婚姻,爱自己)。什么是爱,爱是除了生理需要外生命的需要,没有爱孩子就活不下去。家长对待孩子的爱有四个层次,即是把孩子当成石头、植物、动物还是当成人?只有当我们自己学会爱自己,满足自己精神的需要,读书成长,是值得我们真正去做的事情,我们内心会感到轻松、喜悦、平静,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妙时光,孩子就会透过父母看到阅读、享受阅读成长的乐趣!
把花送给书,和孩子一起阅读,打开幸福之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早期阅读,就是在孩子的童年种下幸福的种子,父母以温柔的陪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书最好的时代来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阅读代言,让阅读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滋养。爱上一个人,是爱上这个人带给我们的感觉。让孩子爱上阅读,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感觉。孩子在阅读中收到快乐,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当妈妈在事件中生气的时候,妈妈要对孩子说:妈妈现在有点生气(各种情绪),妈妈需要自己呆一会。妈妈处理完情绪再去面对孩子,和孩子一起去处理事情。这样的妈妈才是一个懂情绪、懂爱与自由的妈妈。
高老师向家长们推荐三本书,<完整的成长> <捕捉儿童敏感期> <爱与自由>,都是孙瑞雪老师的作品,值得每位家长阅读!
任何事物都有其价值,或者滋养你的物质生命,或者滋养你的精神生命。孩子在手的敏感期,喜欢用手抓面条,这时面条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此时的面条比昂贵的玩具更有价值。孩子新裙子破了,被妈妈指责——孩子自己的沮丧、妈妈的愤怒、孩子被指责后的委屈三种情绪纠缠在一起,再加上哭泣被制止的羞愧,这样的情形反复出现,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认为我不重要,我的感觉我的情绪都不重要,我不如那条裙子重要,我妈妈爱我胜过那条裙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在的自我会越来越小。如果希望孩子有自爱的能力,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尤其是父母无条件的爱。
孩子的成长有很多的敏感期,孩子按照敏感期的发展规律成长才能发展出高智商。父母破坏孩子的敏感期成长,就是将孩子的高智商扼杀在自己的无知里。
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其实孩子对父母的爱更多、更加无条件;在很多时候,往往不是父母的爱滋养了孩子,而是孩子的爱滋养了父母,是孩子那份纯真的爱感召了我们,给了我们认真觉察自己和继续成长的源泉和动力!所以,请谢谢传递给我们生命的人,也谢谢让我们有机会给予他(她)生命的我们的孩子![爱心][爱心]
无论在哪个行业中,只要心中有爱,眼中有人,就能够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每一个人都可以用爱的方式播种种子出去时,就会收获更多的爱。
成人处理自己的不安全感有哪些方法:
1.放松身体:深呼吸法:闭上眼睛,深呼吸,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向下吸,呼出。
数呼吸法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三件:老天爷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
2.使用图景想象技巧:想一想曾经温暖过自己的人,想着我是重要的,我是被爱的,想象温馨的、被关怀的、被呵护的、被爱的画面。
3.和支持你的人多联系:了解你的人愿意支持你、帮助你。
4.对恐惧进行静观。
我好了世界就好了。
如实的承认自己的情绪,面对自己受伤的童年。
一个人最大的勇气就是承认自己的情绪,顺着这个情绪走下去,打开潜意识的那扇门,在创伤性事件中拥抱那个受伤的小孩。看着他的眼睛跟她说“亲爱的,我知道你是*岁的那个我,我知道你那么的害怕,你受苦了,以前我不知道如何来爱护你,现在我长大了,我愿意带着你一起长大,你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谢谢你一直在陪着我。你真的很了不起,就算你童年遭受了那么大一个创伤,你依然活下来了,我非常欣赏你。”
(1)承认受伤
(2)找到创伤事件
(3)欣赏那个自己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5.启动内在保护者机制。
6.小心大脑的定向偏见。
7.培育安全的依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