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并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的最大动机之一。——弗雷德克里·巴克曼
1881年,近晚年的托翁(列夫·托尔斯泰),从夫人口中听闻了一位法官临死之前,自我价值否定的"一生总结",颇有感触。
于是历时三年,写写停停,终于完成了这篇被誉为"死亡文学巅峰之作"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如果阅读过大文豪托翁的种种传记和日记,就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一个作家的人生价值"观点"如此摇摆不定。
正如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复活》一样。
三部代表作品,居然有着三段几乎完全迥异的"人生观":
从期许到纠结,再到完全破灭,这位"世界的良心",终究直面了"严肃"的死亡议题。
托翁一生都对死亡非常恐惧,却自幼幻想着自己死亡时的样子,不断思考,不断去凝视,直到此时,拿出来零距离"面对"。
这个故事不长,也很简单,概括来说就是:
一个叫伊凡·伊里奇的人,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生命终点时,那种深深的恐惧,对过往人生的怨恨,以及目前处境的绝望等,一系列的心路历程。
或许只有在床榻上,奄奄一息时,人才会开始真正地被迫直面"生命"的真相。
他既摆脱不了死亡,也对生存的希望无能为力,于是他反复叩问:"这是为什么?"直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伸就死了。"
我的一生,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先生们,"他说,"伊凡·伊里奇死了。"
没有华丽的铺垫,没有曲折的描述,故事开篇,托翁就冰冷而理智地让我们直面死亡。
紧接着一连串的"旁白",不是对死亡的悲伤,或者过往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亦或这个看起来"成功人士"的事迹和壮举的平铺直述。
而是周围人最最现实的"未来打算",是的,他们,妻子、女儿、亲人,以及同事们等,都对伊凡的死亡做好了心理准备.
于是他死了,妻子忙着计算能拿到多少抚恤金,女儿急忙嫁人,亲人在考虑去一趟葬礼路途的远近,而同事们,随便议论一番关于"什么病"之后,立刻盯上他"空出"的位置......
托翁的笔下在描述着19世纪"上层"们的真实人生,却仿佛一面镜子,也隐射着百年后现实的我们的人生。
可以对照的"我们"的一生:
少年时,循规蹈矩,乖乖听话地学习,没有什么非常好或者不太好的性格,既不冷漠,也不鲁莽冲动,甚至看起来聪明伶俐,有点讨人喜欢。
然后以较好的成绩,考上大学,进入诸如法律、医生或是老师(公务员)等"体面"的行业;
青年时,工作认真、负责,中规中矩,社交时,游刃有余,举止得体。
到了一定年龄娶(嫁)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彰显、家世都不错的老婆(老公),然后按部就班地生孩子、工作,照顾好家;
当然,婚姻也"循例",随着孩子的出生,妻子的唠叨,亦或生活的一地鸡毛,而慢慢从爱情发展到亲情,最后不死不活地维系着。
而事业上,或许有所波澜,或是瓶颈,但依旧保持着"差不多"的状态,亦或蒸蒸日上,总之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有车有房有家,是个符合社会普遍价值,很"完美"的"成功人士"。
是不是很像,看起来很不错的人生?
但是,有时候,人和人的际遇,或者说世事无常的"意外",总是天差地别到突如其来。
故事里的伊凡突然患了癌症,被迫"闲"下来,躺在床上,才发现一个悲痛的现实,在这个连医生和医院,都没办法挽救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里,他突然开始对人生价值觉醒了。
"说实话,我们并不怕死,毕竟死亡是生命的正常循环。我们怕的是死亡之前会带来的恐惧,折磨和那些该死的真相。"
是的,直到这一刻,感受到生命要走到尽头时,伊凡在"天长日久"的,快无法承受的生理的疼痛和折磨下,才发现"我的家人不爱我。"的绝望真相。
他就像一个麻烦的破包袱,在妻子例行公事的照顾下,在"各位"虚情假意的"见一面"下,在"成功人士"的招牌下,被病痛折磨着,被死亡的恐惧包裹着,熬过一天又一天。
所以摆在他"心中"的问题就是:我的一生,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很可笑吧,自以为顺风顺水"成功"的一生,临到尽头,才发现,它居然是如此虚伪、廉价,毫无意义。
张爱玲说: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而伊凡的人生就是如此,光鲜亮丽的普世"成功样板"下,被揭开却是千疮百孔的狼狈。
医生们的毫不在意,妻子、女儿的平静接受,虚伪照顾,"友好"同事们"社交看望"般的事不关己,仅有的一丝曙光,来自男仆和幼子的怜悯。
恐惧、疼痛、不甘、怨恨以及思考。
被死亡催促着,所剩无几的生命尽头前,伊凡不断回想着种种问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呢?不可能是这样的。生活不可能这样毫无意义,这样丑恶。如果生活真是这样毫无意义,这样丑恶的话,那又为什么要死,而且死得这样痛苦呢?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头。或许,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呢?但是,不管他怎样苦苦思索,还是找不到答案。可是当他想到(这个想法时常出现在他脑子里),这一切是因为他生活得不对头的时候,他就立刻想起他一生都是循规蹈矩的,于是他便把这个奇怪的想法赶走了。"
然后伊凡似乎得到答案了:
是他拥有的,顺风顺水"成功"的一生,把他拖入这个备受痛苦折磨的深渊。
于是在他人生的尽头,他否定了自己的一生意义。
我们的一生,应该去追寻“死亡”的意义吗?
其实,千千万万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自己人生的感悟注定完全不同。
但不管是托翁身处的19世纪,还是现代,当人到了一定的阶层,大致为温饱不愁时,"阶层"固化时,或许都会有类似伊凡对自己"死亡意义"的思考。
是呀,就像现在的"我",一个"好人",优秀且努力,有工作,婚姻和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活得不好,也不差。
但我们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仔细想想,看似"成功"的人生,却像是被安排好的"人生程序",按照一条看不见但都一样的轨迹活下去:
幼时,读完义务教育,然后努力考上大学;成年,毕业,努力工作,累积物质,结婚生子;中年,加倍努力,战战兢兢保持现状,力争更好;老年,尽量照顾自己,减轻孩子负担,直到死亡。
期间,无论是认为是精彩的,平凡的,跌宕起伏的,亦或大起大落的都好,到生命的尽头时,还是一样恐惧死亡,绝望、无助的感觉还是会伴随着最后的时间。
从前,通讯和传播的不发达,人们之能看见小小的天地。
于是可以安稳地重复着上一代人的"成功一生",但是现在,无边无际的"世界",千千万万人,千奇百怪的人生,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可悲。
对阶级固化和"天花板"的认识,让人心生绝望,被描绘蓝图下的一生努力的奋斗,居然如此虚无,那么,既然如此,人何必要努力呢?
于是,现在的年轻人安于现状,不愿意去努力奋斗,甚至沉迷游戏、赌博,甚至毒品,试图寻找生活的暂时"喘息";("乐土")于是,现在的中年人苟延残喘,徘徊在始终焦虑和逼迫不崩溃的边缘,来回"挪动";于是,现在的老年人倒数过活,被排挤着,边缘化着,无视着,期盼"去死",减轻"所有人"的负担。
可是,人生真的只能如此?死亡的意义就在于此?
"怕死"又凝视"死亡"的托翁,在《忏悔录》里,是这么看待的:
"生活,生命的意义是,创造生活并与生活融合,去自然经历,去贴近感受,去仁慈对待。"
于是,当故事里的伊凡开始追问生死的"意义"时,他开始有了觉醒的可能,有了自我救赎的可能,有了"重生"的,亦或好好地去"死"的可能。
伊凡开始明白和理解自己,他从来不懂什么是爱,当然也从没有真正爱过谁,自然不会被谁真正爱着,而钱不能代表一切。
当然朋友也从不是频繁社交得来的,婚姻或许不由爱情组成等等,原来自己一辈子的"成功",只不过是沿着轨迹跑了一次华丽的"程序"。
但华丽的"程序",既没有温度也没有感情。
好在,他醒悟了,于是选择接受,为最后的生命,注入一些人类本能的爱,感情以及至善至美,他不再怨恨,所以也不会恐惧,他希望被原谅,于是他选择宽恕。(他人和自己。)
"任何恐惧都没有,因为死也没有。取代死的是一片光明。'原来是这么回事!'他突然说出声来。"
而这个对于"生死意义"的"结论",又有多少人能真的理解?
《伊凡·伊里奇之死》在托翁的手中,化为一柄巨大的锤子,重重地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也砸开了众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缺陷":
我们对待生命太过疏离,不承认生命有限,假装没有死亡,侥幸生命漫长,无知死亡到来,冷漠旁人的生死,虚假"亲人"的照顾。
家人、身边人重病缠身时,感同身受的关怀者,事不关己的冷漠者,以及对苦难的一笑置之者,亦或同情者等等。
他们在繁重、压抑的生活负担的压迫下,真心实意和虚情假意的"爱",开始走向各自的极端。
到"最后",似乎只有在病榻上,双方才能"坦诚相见",除了需要照顾时,不管是自己还是"亲人"们,似乎在其他时间,没有"空闲"和理由去相互关爱,甚至平常连想起对方都不曾有。
那么,我们的生活还剩下什么?
其实,托翁在他的时代,是想抨击和揭露,上层贵族们的感情虚假和对生命失去"敬意"的鞭挞。
但是,或许他不知道,过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漠视他人痛苦,虚情假意的"应付"式情感,已经成为"所有人"的生命常态。
生命太短暂了,一晃而过之后,留下来的,仅仅只有些许真实存在的情感而已,珍惜这种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