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370
【昵称】飞鸿踏雪泥
【原文】:
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
【练习营官方分析】:
1、第一句话,交代季节,季节特性,并且,每一句都会找到一个点落笔,从秋天的潮气,到露水。
第二句话,说到了槐树,铁钟,并且做了埋笔。
2、第三句话,出现人物,对人物的衣着,动作进行描写,人物描写画面感很强。此时注意动词的运用:披、捏、走、拉。
并且运用修辞手法,队长嚼食物,老老少少像一个木偶的比喻。而且,注意到第一个比喻是和秋天景色相呼应的。
“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这句话很棒,没有直接说一边走一边吃,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吃的样子,动作来写。
3、“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这句话呼应了开头的伏笔,那个铁锺,进行了声音的描绘。
也做了链接,实景从钟锤撞击钟壁,人物从队长转到了老百姓。
4、对人群的描述,用了一个比喻“木偶”。
【自己的分析】
原文选段,交待了一个完整的小场景画面,有时间:秋天,地点:槐树钟下,胡同口,人物:队长、老老少少的人,事件:队长撞钟,引出老老少少出场。
【刻意练习】
夏天的一个傍晚,晚霞很红,屋顶上、田野上、远山上都披上了一层暖红的霞光。小路尽头透出的一角青瓦屋顶,也被染的红彤彤的像火烧的正旺的炉膛。他的衣服沾满灰尘、泥土与杂草,一手里抱着一套新衣服,一手里护着一株小幼苗,一瘸一拐的快步朝路尽头走去。走到路尽头左拐后,手里的东西全掉了,只有两片嘴唇像搁浅的鱼无声的一开一合着。敞开的木门里,被霞光烧红的青瓦檐下,“哗哗哗”白布幡连成一片。老老少少的面孔从门框里透出来,汇集到视线里,木楞楞地望着他,像一张黑白的图片。
【对比思考】
通过原本的分析框,自己再思考了一下,然后写了一个小场景,基本算是一对一的没有什么大改动的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