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感慨不已:没有收入的老人,如何老有所依?养儿防老,是真的吗?
新闻说,一老汉有两儿两女,老大老三是女儿,老二老四是儿子。老汉一直和小儿子老四住一处,但老汉自己做饭。
可是最近,老四非要赶老父亲走,原因是老父亲有一次让大姐带走了三个馒头,这把老四媳妇气得犯了脑溢血,住院花了一万多。
看到第一眼的时候,我的感觉是:至于吗?不就是三个馒头吗?犯脑溢血,这气性也太大了吧?
老汉也说大女儿经常给他送面,所以那天正好蒸了馒头,就让她带走三个。谁知道儿媳为此和自己吵架,而且儿媳和他时有争执。
为此,小儿子不让父亲在自己家住,要求父亲轮着在子女家住,一家一个月。
但是大儿子不同意。他说弟弟现在的宅基是父亲的,当年是他花钱盖过三间房屋。但后来趁他在外打工,弟弟把房子拆了,重新盖了房子,从来没跟他说一句。所以父亲就应该跟着小儿子住。
后来经过公作人员调解,大儿子同意在自己那一个月给父亲送饭,但不同意让父亲搬去自己家住。
大女儿最后说先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住,住三个月,然后再按一个月一家轮。
文章最后说小儿子太执拗,不听劝,哥哥姐姐们终究还是选择了包容他。
先不论谁对谁错,却不能不为老人心酸。四个孩子中,他应该是偏向了小儿子,可是小儿子却不肯多付出一分。
现在这样的社会,三个馒头,就算在街上买,三元钱足够了,却引发了儿子儿媳驱赶老父亲的事件。这不能不令人心寒。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养儿不一定防老。相反,有时候会养了冤家和白眼狼。
多数的中国父母是为孩子无私付出的父母,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愿望,也要为孩子撑起一片无风无雨的天地。
可是这样养大的孩子,会感恩父母吗?能让父母老有所依吗?
按中国的传统,尤其是农村,儿子才是家庭的传承和血脉的延续。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家产都是由儿子继承的,甚至女儿都是为儿子的存在而存在的。
所以才会出现因为三个馒头,儿媳和公公吵架的事情。
现如今二胎放开,很多一胎是女儿的男人坚持再生二胎,嘴上说不是想生儿子,是一个孩子太单了。
当然,的确有的男人就是喜欢孩子,二胎生了女儿也乐得不行,用心伺候老婆和孩子。
可是,有不少男人,在老婆生了女儿后就垂头丧气,在老婆生了儿子后就欣喜若狂。
四十几岁的年纪,二胎又添了得来不易的儿子,女儿基本上都是高中或者大学生。如果两个人的收入有限,就可以预见到女儿的未来。
网上有人戏言过,找老婆千万不能找有小弟弟的“扶弟魔”,不然就是永远承担不完的责任。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不管是从现在看,还是往以后想,养儿防老真的不一定是真的。
当然,儿女不孝顺的应该不是大多数。愿天下的父母,都老有所依,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