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跟李玉翠姐弟熟识后,接下来每一天,王来福身边除了队里的牛群和一边晒太阳的老牛倌,又多了两个小尾巴。
牛牛群在一边啃草,老牛倌依旧躺在朝阳的地方,看似不管实际上眼睛闭着耳朵却是支棱着听一切。
王来福带着俩小的进小树林里找鸟窝掏鸟蛋,找寻堤堰上的枯草从里的野鸡窝,窝里会有不少的野鸡蛋。喜得李玉翠的大弟二弟,整日缠着王来福。两人接触的时间多了,有时王来福也会在另一块地挖一些野菜装进李玉翠大弟的菜篓,他大弟就不用挖菜可以尽情地玩耍。喜得弟弟们都高兴来这片山坳挖野菜。
相互了解加深了,慢慢地李玉翠心里总会出现一个影子,个子不高瘦瘦的,看她时眸子亮晶晶的。
王来福的娘,村里出名的“小精明”,脑后挽了一个利落的发髻,没有一丝乱发,穿着干脆利落,一双金莲小足,套着雪白的袜子,配上一双黑色布鞋,很有一番大家派头。了解她的人都说,不愧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嘴巴能说会道,吃亏的事从不干,自从她的丈夫死后,更是舍得落下脸皮,生产队里的脏活累活还真没有找她干的。妇女主任也拿她没有办法,对她态度严厉了,她就会哭天抹泪双手拍打盘着的双膝盖,喊着自己命苦,从小卖给地主家当丫鬟,长大了又被指给一个能当他爹的窝囊男人,男人死的又早,扔下孤儿寡母.........,往往没说完妇女主任就缴械了。
王来福时常独自一人待着,有时莫名其妙发笑,异常行为没逃过她娘的火眼金睛:这小子八成是发春梦了,不知是哪家的妮子勾引的。她不动声色地串了了几次老牛倌家的门,老叔长,大婶子短,打听出不少消息,心里也有了数。最后恼怒地想:谁家的姑娘都行,唯独这个不可以。李家那闺女要是腿没有毛病确实是个不错的儿媳妇,人漂亮又能干,可惜了......想到此处,她坚决不能让儿子找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媳妇,好歹找一个身体全乎的不是,模样算啥呢。不能让他俩再发展下去,闹到不可收拾就不好办了,想想儿子的倔脾气,她眼珠一转,决定亲自出马。
那天的傍晚,李玉翠挎着一大菜篓野菜领着弟弟们回家,把菜篓放在猪圈旁,等晚饭做好和着粗粮在锅里煮,留着第二天喂猪。大弟弟把自己挖的野菜给鸡鸭鹅分开,在鸡鸭鹅的吵闹声中,二弟三弟俩小的欢跳着奔着做晚饭的母亲跑去。
李玉翠进了灶间蹲下给母亲烧火,母亲正在往锅边上贴玉米饼子,锅里还有一大碗虾酱,一碗萝卜块,春天里的菜,除了白菜就是萝卜,清明前,地里窖白菜基本吃完了,萝卜耐藏吃的时间长,她妈还储存了一大缸干萝卜丝,能吃到六月豆角下来。
看三个儿子都跑出去玩耍了,李玉翠的娘说:“你看上王家那娃了?”
“咋?”李玉翠乍听母亲问,没反应过来。
“就是王来福,小精明的儿子!”她娘没好气地说。
“要是有那心思趁早灭了,没有那心思更好。这个小精明,以为自己聪明呀,在我跟前瞎咧咧什么呀,真是的!”
“啪”最后一个饼子摔在锅边上,李玉翠的娘舀了一瓢水倒在面盆里刷净了,再顺便洗了洗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端起有着玉米面渣的水倒在准备煮猪食的另一口大锅里。
娘俩一边一个蹲着烧火。
“他娘跟你说啥了?”李玉翠反应过来问她娘,不知怎的心里有点发虚。
“今天上午没出工,我跟你奶在胡同头跟你王叔家的婶子商量孵小鸡的事,小精明过来了,平时这个小精明是不稀罕跟我们这些粗人一起站着说话的,今天她的话可真多。东拉西扯,最后扯到她的一双儿女身上,显摆她女儿找了一个好女婿,最后说她儿子找媳妇,不挑模样丑俊,只要身体健康没有残疾的就好。开始我没有反应过来,后来咂摸出滋味,这不会是在说你吧?就他儿子那瘦猴样,找个媳妇还不得饿死,我还看不上他呢!”
李玉翠的脸一下子煞白,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痛苦,一股自卑感悄默声的升上心头,她苦涩地吞咽下眼里的泪,掐灭了心中刚刚钻出的爱恋火苗。
她跟母亲表明了坚决没有这回事,她娘的心这才安定,没有就好。
其实她娘心里更难过,知道女儿已经动了心,可是人家的娘上门表明态度不喜欢,难道还要上杆子去嫁人吗?她做不出,即便如愿嫁了,就小精明那个人,女儿进了她家门肯定会受委屈,所以她也是在试探女儿,女儿自己看开,心也落到实处了。反正女儿还不到二十岁,慢慢地总会找到合适的人家的。叹了口气,站起身到里间小屋拿出半袋子地瓜粗面,有掺进去一些磨碎的地瓜藤,倒进锅里,看见老伴进了大院边喊:“把野菜拿进来!”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13)篇1717字,累计2473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