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在陈总的宝藏直播间听到一个充满内耗的家庭是一个孩子最大的灾难,深以为然。陈总分享了一个妈妈的自述,一个妈妈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一个抑郁的孩子的。
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家庭最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家长一定要学会抓大放小,要尊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在家里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妈妈的自述:
女儿14岁了,整个情况还不错,每天也会主动完成作业,但是有一些习惯让妈妈看不惯,比如放学以后不愿意去写作业,在那发呆。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经常把“差不多就行了。”因孩子这样的学习习惯,在女儿小学阶段因为学业任务不太重,成绩还可以,到了初中之后学习成绩就开始下滑了。妈妈觉得是自己的女儿不上进,如果她改掉自己坏习惯一定能改善学习效率低的现状。妈妈很着急很焦虑,一改过去之前“宽松”的教育模式,开始亲自辅导女儿的作业,紧紧盯着女儿的作业,随时纠正。觉得孩子写作业不专心了磨蹭了就开始训斥,觉得女儿哪儿哪儿都是毛病。妈妈对女儿越来越不耐烦,女儿也觉得得很委屈。老公也说你管女儿的样子我都觉得可怕,很像我们上中学时眼里容不下沙子的班主任。妈妈说,我不是也为了孩子好吗?她现在学习成绩不是提高了吗?看来只有严格管教她的成绩才能提高。可是后来发现女儿的笑容也来越少了,说的话越来越少了。后来妈妈无意当中发现女儿在日记中透露出自己很痛苦,对学习的厌倦,对生活的厌倦,对生命的厌倦。妈妈很震惊,也很担忧,于是妈妈开始听直播开始学习。
眼里不揉沙子的家长能发现孩子任何没做到的地方,然后去批评指责孩子,为什么别人能做到,就你做不到?!
眼里不揉沙子的家长一定会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面,会让孩子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和自我否定,孩子深深的觉得无论他怎么做家长都不会满意。慢慢的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信心和前进的动力。
我们要做一个眼里能容下沙子的家长。不光是做家长,做人都得是这样,做领导、做下属都是这样,要有一定的容错力。太多的家长在纠正错,认为不纠正不行,不纠正自己难受,其实我们要做不是纠正错,因为这是在放大孩子的错。我们要做不是纠正错,而是要表扬对。我们表扬对就是看见对,我们看见什么就会放大什么,放大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们看到了对,表扬了对,我们就会得到对。
我们一定要立即停止对孩子的挑错教育,我们不能当挑毛病的教育专家。孩子的优点找不出来,缺点能说一大堆。
我们要做抓大放小的家长。
孩子考了60分,你的反应是啥?——你怎么只考了60分?那40分上哪了?——挑错的家长—孩子发展成了问题孩子。
乖乖,你考了60分,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你做了些什么你考了60分。——咱们看见的是孩子做了什么。——家长肯定了对的,放大了对的,孩子的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成为一个发展型的孩子。
人无完人,孩子更是这样,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孩子的错误不必一一指出,大可不必在这些事情上给孩子上纲上线。我们要把劲儿用在刀刃上,我们要把劲用在看见孩子优点上,放大孩子的优点,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悦然的每日一省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