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是在四五年前去过一次清迈,九天的旅程让我见识到了许多与国内迥异的风景与人文,无数金光闪闪的美丽寺庙,惊险刺激的丛林飞行,令人惊叹的瑰丽建筑群白庙……中午顶着大太阳在老城区闲逛,逗弄路边慵懒的猫儿狗儿,晚上搭着双条一圈又一圈地游车河。我们会跟着人群挤在周末夜市中一边买买诸如围巾熏香盘子之类的当地杂货,一边品尝当地小吃还一脸好奇地看着当地人把所有食物饮料都装在塑料袋内。除夕的夜晚,大家聚在外面望着轻轻升起的天灯飘至遥远的天际,如梦似幻。
现在回想起来,这短短数日的时光给自己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我想这就是旅游的魅力吧,体验自己不曾知晓的经历,见识自己不曾听闻的事与物,将远方的日常化为自己的非日常,某一天当你厌倦了疲劳乏味的生活,再将这些记忆翻腾出来,会发现随着时光的远去,那些泛着暖黄色调的温馨画面已然变成了特别美好的珍宝。
品尝冬阴功汤算得上那次清迈之旅带给我的诸多美好回忆中的一个。虽然我并不会经常想起这件事,但每次在上海的东南亚餐厅吃到时,那香味总能勾起我脑海中的味道,尽管哪一次都不尽相同。
和中餐到了国外必定进行了西化一样,泰国的冬阴功汤到了国内势必也会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进行改良。虽然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一些人无法适应它的味道,比如我的母亲,她尝不出这道汤的任何可口之处。
对我而言,国内诸多改良的版本味道也很不错,但我始终会被勾得怀念起在清迈吃的冬阴功汤。
有趣的是,我现在追溯起来,不无惊奇地发现在泰国那么多天,自己居然只吃过一顿正统的泰国本地菜。大多数时候我们这一群人都在吃西餐,实在是非常不可思议。然而就是仅那一顿的体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是一个凉爽的夜晚,我们到达清迈的第二个晚上,没有任何计划,只是在街上闲逛,想要随缘碰上一个吃晚饭的地方。然后就发现了这个简陋的餐馆,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个餐馆,或许形容为大排档来得更贴切些吧。更神奇的是,在清迈这个旅游胜地,一个吃饭的地方居然没有一个外国游客,除了刚冒出来的我们之外,一眼望去满满当当的都是本地人。
似乎很有趣,感觉这样也不错的样子,我们就这样坐进了这个泰国不知名的大排档。
店家相当热情,操着糟糕的英语为我们介绍菜单,扫了下,价格很是经济实惠。我们点了一些人气菜和推荐菜,其中就有传说中的冬阴功汤。
在来泰国之前,我从未吃过冬阴功汤,甚至连它是什么东西都不甚知晓。很多年以前倒是看过一部叫冬阴功的泰国电影,托尼贾主演,从头打到尾,想不出来和这汤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说的话,或许是想表现他们都一样原料丰富很辣很劲道?
结果上来第一口就把我呛到了。
它的辣和记忆里芥末的冲,四川火锅的麻,泡菜的咸,咖喱的香等等等等各种辣的风格都不一样。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辣,混合了香料的味道,特属于东南亚的风味。两三年后我才明白冬阴功汤里放了香茅,这才成就了那种独特的滋味。当然我可以肯定还有其他香料和主原料在起作用,但香茅实在太突出了,难以忽视。
在上海吃到的冬阴功汤香味也很浓,但辣度是不够的,显然是考虑到了本地人的接受程度,不过酸酸甜甜的口味倒是向来为此处人们所爱,所以保留得很好。
在清迈喝的那口汤,非常辣,辣到呛人的程度,当时我只喝了两三口就受不了了。没有想到现在回想起来竟像心瘾一样,急切地想再喝到它。不过鉴于我对辣的接受能力实在有限,就算再次把这地道的冬阴功汤放在面前,估计还是两三口结束了吧。
又或许我怀念的是那个冬季的夜晚,坐在异国他乡的不知名大排档饭桌边,身边尽是说着陌生语言的异乡人,吃着不甚合口却美味依然的菜肴。凉爽的清风徐徐吹过,心满意足地漫步于清迈的小巷。这里的一切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熟悉,记忆中不曾有过的风景带着莫名的亲昵感,它们在我脑海中绘出一幅幅画,最后收藏在记忆的画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