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讯飞有声中听到一则这样故事,女儿给爸妈各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妈妈让女儿教她怎么用,然后她去教爸爸。女儿从头到尾给妈妈讲了一遍怎么样下载微信和视频通话之后,就去忙自己的事。不一会,刚刚似乎学会的妈妈折回到女儿身边:“这个微信在哪儿啊?”女儿顺手接过手机拿过来一看,其实就是在第二页APP上,和妈妈又说了一遍,她点点头就又去教爸爸。没几分钟又听到妈妈的声音:“怎么一直用不了啊。”她以为出了什么问题,赶忙跑进去,却发现只不过是爸妈的手机还没有连上家里的wifi。“刚才不是说了吗,要先连wifi才能上,不连哪有网啊!”如此两次两次女儿有些不耐烦。“我忘了……”妈妈看着手机诺诺的说:“还是用之前那个吧。”晚上女儿接到了妈妈的短信:“孩子,妈老了。别人跟我说过的事儿吧我会忘记,自己说过什么也记不太清了,甚至煮饭的时候都经常忘记插上插头……你能不能对我耐心一点?就像我小时候一步步教你走路,一笔笔教你写字那样”.....。
触情生情、感同身受,朝夕相处的母亲何尝不是如此呢?她再也没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英姿;再也没有从容应对一个城市众多转业、复退军人调配安排的安之若泰;再也没有林林总、形形色色案件中生杀予夺中从容研判与睿智;再也没有触类旁通的灵便与精明、果敢;我的妈妈真的老了!她时常会“啰里啰嗦”提一些你觉得似乎非常“弱智的问题”,时常会莫名其名的“挑三拣四”,时常会丢三落四;时常会“鸡蛋里挑骨头”“找茬”制造些“不愉快”,当你抱着故事中女儿的心态面对时,自定生活会变的一地鸡毛;当你持以“你随便”吧的心态时,含辛茹苦的父母自然会像是犯了错误的孩子,委屈的、诺诺的离开;“随便吧”实际上从此关闭了唯有人类才有、沟通感情的闸门,从此你和父母岁近在咫尺却咫尺天涯,首尾无法链接,原本孤独、年迈的父母更加形影相吊、孑然一身。
“随便吧”是一把双刃剑,割舍了母女情深,割舍了骨肉亲情;割舍了血浓于水,割舍了时间最弥足珍贵的情愫;最令爸妈伤心的,并不是孩子偶尔为之的坏情绪,而是三个字、这句话里隐藏的嫌弃,仿佛在通知他们:你们老了,没用了。口吐利刃既在父母的心里留下伤痕,也会自己的记忆里烙下烙印。最好的母子关系,其实不在于每个月给父母打多少钱,而是对亲人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