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4
(其实我们学校的艺术节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是我还是想写写这个话题)
艺术节在我看来是学校里最好玩的校园文化活动,因为我最喜欢的副科就是音乐,而且我还可以展现一下自己的才艺什么的。
一
其实艺术节的活动,我们小学就已经有了。
但是,小学时我就没有一次玩得开心的艺术节,因为我们学校似乎并不重视,每年都是那几个老掉牙的活动,而且我都不太喜欢。
升入初中后,看见我们初中也有艺术节,我很好奇,初中的艺术节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
初中的艺术节,比小学有趣多了。
初中时,除去极小一部分同学有特殊情况,大部分同学都会参与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初一时的器乐比赛,以及初三时的合唱比赛,都是要求全员参与的,因此这两个活动,我们班还是合作得很好的。
而初二的舞蹈比赛,学校考虑到同学们的协调能力的差距,则改为部分同学参加。而我仍然积极参与了舞蹈比赛的活动。
平心而论,初中时的艺术节我是玩得很开心的。但是,总感觉好像仍然不是我理想中的艺术节。
三
到了高中。
附中的艺术节活动比初中更加丰富了,而且我们这一届高一还赶上了两年一度的瑢琢风采大赛。
其实我一开始不是很想参加这个比赛的,但是为了锻炼自己我还是去了。最终虽然没能进入复赛,但我并不在意,因为我的唱功实在是一般般,只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胆量。
四
瑢琢风采大赛结束后不久,高一合唱比赛的排练也拉开帷幕。
我作为班上唯一一个过了钢琴十级的同学,被班主任任命为钢伴。
其实一开始我对于这个任命是拒绝的。虽然说我在小学六年级拿到过一份十级证书,但是我在初中时几乎没有认真练习过钢琴。而且,我的双手并不是很灵活而且不大,难以在钢琴上跑动。不仅如此,我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根本没有钢琴演出经验。
但作为唯一的钢琴十级,这个担子也只有让我来扛了。
于是我每天都必须把学校的大部分作业在校内做完,回家就要开始练琴。
学校的合唱比赛要求唱两首歌,其中一首要求班上同学自己作词作曲,于是我还要负责给班歌谱曲。而且,我的钢琴在过完十级后就没再继续接受专业的训练了,因此没有老师帮助我配伴奏,我只能自己摸索。
但是既然接过了这个任务,我就只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
于是我开始摸索如何给一段旋律配上和声,如何写出动听的旋律,如何与指挥配合,如何在舞台上保持平稳的心态……在艺术节排练的那三周里,我以最快的速度学着这一切,在我们班的合唱指导老师和班上的音乐特长生的帮助下不断的进步。
五
其实我只是一个文化生。但是在排练过程中,我一度被我们班的指导老师以为是艺术生。
说实话,对此我的心情其实有点复杂。既为老师对我的琴技的肯定而开心,又为他们无心的某种“偏见”而感到难过。
为什么文化生就一定只能沉迷学习而不能有其他的特长?为什么有特长反而会被误认为是特长生?我又想,为什么特长生在大多数人眼里,又是成绩极差的呢?为什么不能有成绩很好的特长生呢?
六
经过三周紧张的排练之后,我们班的合唱节目终于要上台了。
尽管我们班并没有拿到非常靠前的名次,尽管我在台上不小心弹错了几个音,尽管我们班的节目也不是那么完美,但我们还是很开心。
这是我玩的最开心的一次艺术节了。因为,这次艺术节是我参与度最高的一次。而且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儿八经在舞台上弹钢琴。
希望,以后的艺术节还能这样乐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