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瓜子降薪是否合理,脉脉网民评论超百条

​疫情爆发以来,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每天都是一场新的考验。新的业务无法拓展,同时承担巨额经营的成本。所以,“现金流”就成了诸多企业所无法回避的一个点。对于许多现金流吃紧的企业来说,选择降薪、留职停薪甚至是裁员,这也成了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其中却出现了许多本身经营并不健康的企业,借疫情之机大做文章,试图通过疫情期间裁员来掩盖公司存在的问题。


员工爆料瓜子非法裁员引热议 强制离职且无赔偿

近日,网络上爆出车好多集团(瓜子二手车母公司)内部邮件,邮件中介绍了车好多集团阶段性薪酬和假期调整方案,简单来说就是“降薪方案”。仔细看来,降薪范围介于30%—50%之间。同时,在内部邮件中车好多集团也承认,“集团各项业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业务回暖尚需要时日。”


除此之外,还有瓜子二手车员工在评论中提到,“瓜子二手车强制转岗、降薪、变相裁员。疫情期间威胁员工主动离职,不给赔偿,更可恶的是HR私自登录员工系统提交离职报告,瓜子二手车无视法律,非法解雇。”

瓜子二手车轮番裁员也是引起了众怒,有人在匿名平台发出“五问瓜子降薪是否合理合法?”的内容,短时间内评论突破百条。

这并非是车好多集团首次裁员。2020年刚开始不久,某匿名平台上认证为“瓜子员工”的用户爆料,自从公司10号复工以来,主管一直让其主动离职,并且在没有BP与其沟通、未收到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情况下,办公系统就显示已离职,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N+1也没有。再往前,2019年年底,瓜子二手车也被爆出裁员,员工年终奖全打水漂。

对车好多集团来说,连续的裁员似乎意味着集团内部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在现金流方面。2018年之后车市销量下滑,车好多集团受到波及,加之集团投注巨量资源打造的严选品牌也在2019年车市寒冬中折戟,疯狂扩张试图提高销量的计划宣告失败,两位核心高管离职,全国范围内线下门店相继关闭。瓜子严选直卖店全国关店进一步加剧了集团的现金流紧张局面,因此,近几月频繁有员工爆出车好多集团裁员消息。




疫情成了挡箭牌?

平心而论,乘用车市场连续两年销量下滑,汽车行业进入寒冬是不争的事实,而这场疫情又导致线下交易严重受损,汽车企业合理进行结构优化、合理裁员调整也说得过去。但是,像车好多集团这样连续地、大范围、大力度地裁员降薪,还是头一家。

事实上,车好多集团如今的危机其实早有预兆。2017 年年初,创始人杨浩涌在年会上称要实现全面盈利,然而一年多后又称为了在市场上做更大投入,可以暂时放下盈利目标。这意味着,一直疯狂砸钱的瓜子二手车盈利状况不容乐观。成立多年,在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下,依靠融资疯狂烧钱,这对企业而言并非长久之计。

更尴尬的是,瓜子不仅没有摸索到正确的盈利模式,而且在这场“烧钱大战”中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碾其他同行。铺天盖地的广告一定程度上引起消费者“厌恶”,去年还因为虚假宣传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罚款1250万人民币。瓜子的这种宣传策略,实际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不仅如此,去年8月,瓜子二手车还遭到央视点名曝光。央视报道称,瓜子所谓259项专业检测形同虚设,多位消费者在该平台购买到了被检测评为“正常”的泡水车和事故车。而购买到事故车的客户,后期维权之路步履维艰。


所以,表面看来,疫情是导致此次危机的最关键因素,但根本来说,疫情只能算是一根稻草,当车市寒冬和严峻疫情同时砸向经营不善、资金流出现问题的车好多集团时,这艘摇摇欲坠的大船还能够坚持多久,许多人心里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