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十三位,星号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
鲁智深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当时他做渭州提辖时,为救民女金翠莲,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逃往五台山出家,得法名智深。鲁智深不守清规,多次饮酒,醉打山门,无法在五台山安身,被智真长老荐去东京大相国寺他的师弟智清长老那里。
智清长老也担心鲁智深会在寺中搅乱清规,便将他打发到酸枣门外岳庙附近的菜园子做“菜头”,当了最低一级的职事僧。
后来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却也因此得罪了高俅。高俅吩咐大相国寺,不许寺里收留鲁智深,同时派人捉拿他。没奈何,鲁智深只有流浪江湖,在十字坡还差点成了母夜叉孙二娘的“人肉馅”。后来辗转到了二龙山,最后上了梁山。
梁山接受招安后,鲁智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征讨辽国。征辽得胜后,鲁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师傅智真长老。智真长老赠予鲁智深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前两句在征讨方腊时得到印证,鲁智深在乌龙岭追杀敌将夏侯成,并且得一僧人指点,生擒了方腊。他不愿接受朝廷封官,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这鲁智深杀人无数,怎么可以回归佛门呢?这就应着了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里的“屠刀”,其实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试想,一个作恶之人弃恶从善,都可成佛,何况鲁智深呢。他锄强扶弱、惩恶扬善、侠肝义胆、义薄云天。无论云游江湖,还是南征北战,始终是一袭僧衣,一副禅杖,开口闭口就是“洒家”,头颅上一直是智真长老摩顶后的样子,可以说,鲁智深一直没有脱离“佛”,口不念佛,心中有佛,所以不但能够入佛门,还能修成佛。
与鲁智深同样情况的还有武松。鲁智深擒方腊(龙),武松打虎,两人分别被称作“降龙罗汉”、“伏虎罗汉”。武松也在六和寺出家,直到八十岁圆寂。
但鲁智深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在六和寺的蒲墩还没有坐热,是年八月十八日,鲁智深听到钱塘江潮水,误认为是战鼓。小僧人告诉他这是潮信。猛然听见潮信二字,鲁智深想起智真长老的偈言,恍然大悟,便烧汤沐浴,焚香坐床圆寂。
鲁智深圆寂后,宋江卢俊义等都来焚香拜礼。曾镇压宋江起事的张叔夜张招讨、以及多次征剿梁山和方腊的童贯童枢密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宋江还为鲁智深做了三昼夜功果,去请径山住持大惠禅师,主持鲁智深的火葬仪式。还请来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
啥叫五山十刹?宋代江南禅刹兴盛。五山十刹宋宁宗时设立的规模较大的禅院,五山即余杭径山寺,钱唐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禅院十刹即钱塘中天竺寺,湖州道场寺,温州江心寺,金华双林寺,宁波雪窦寺,台州国清寺,福州雪峰寺,建康灵谷寺,苏州万寿寺、虎丘寺。如此庞大的禅师队伍来为鲁智深诵经,想来这“花和尚”圆寂后也该瞑目了。
径山寺是禅宗道场。南宋时期,大惠禅师(其实为大慧禅师)主持径山,一时龙象骈集,法席大兴,径山寺被评定为“东南第一禅院”。所以,这大惠禅师实非等闲之人。他俗姓奚,宣州(安徽)宁国人,讳宗杲,字昙晦,号妙喜,又号云门,是临济宗的一代高僧,是圜悟禅师之弟子。这“大慧禅师”是南宋高宗敕赐,孝宗更赐号为普觉禅师。
介绍了怎么多,无非就是说明,鲁智深尽管在六和寺出家时日不久,却已是得道高僧。纵观他的一生,有两条深合佛法精髓。
一是“为善”,他做过不少善举,曾先后救过金翠莲、刘太公女儿和林冲等等,积德行善本就是佛门弟子义不容辞要做的事。二是“护法”,他除掉生铁佛崔道成、道人丘小乙,使被他们败落的瓦罐寺恢复了清净。杀死二龙山寨主邓龙,给这个佛门败类以应有的惩罚。